新西兰的葡萄种植在近三十年内慢慢发展成主要的农业之一,这也是让新西兰的葡萄酒在全球市场上逐渐占有一些地位。因为新西兰良好的环境和严格的酿酒制度,新西兰的葡萄酒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气候、地理位置及出色的酿酒工艺都是它的优越之处,打造了非常优秀品质的葡萄酒。然而马尔堡(Marlborough)是新西兰最大、最为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所以要想懂新西兰葡萄酒就应该先从马尔堡著名产区了解。
马尔堡的土壤源自古老的冰川期,为排水性良好的深层多石土壤,这才是马尔堡葡萄酒成功的关键。曾经广阔分布的河流体系,形成了这里多石的沙壤土,覆盖在深层的砾石之上。这里一向被视为新西兰最晴朗且最干燥的产区之一,毛利人将 Wairau谷叫作“Kei puta te Wai rau”,意为“阳光穿透云层的地方”。充沛的阳光、适中的气温以及强烈的昼夜温差,造就了马尔堡葡萄酒极具穿透力的果味和强烈的品种表现力,背山面海的地理位置,使其免遭极端的降雨和大风之害,而又享有凉爽的海风。拥有古老河床和河堤土壤,贫瘠多石的Wairau谷出产成熟和浓郁风格的长相思,而更加凉爽、干燥、多风的Awatere长相思多偏向草本和矿物的风格。不断扩张的王国 自驾前往Yealands酒庄的路上,因为车上老旧的GPS无法定位酒庄地址,我们只能跟着感觉走。两侧出现绵延起伏的葡萄园,写着Yealands酒庄名字的大石头立在葡萄园边上,酒庄特有的著名矮脚羊在园子里移动,可就是看不到酒庄的大门……一直开到道路尽头,Yealands 酒庄的建筑赫然出现。
Peter Yealands Seaview葡萄园是新西兰最大的单体葡萄园,这是创始人Pe t e r Yea l ands的作品。多年来,这片丘陵起伏的Awatere山谷都被认为不适合种植葡萄,Peter重新规划土地,移山填沟,种植梯田,在GPS的定位指导下选用合适的品种,将崎岖的山谷改良成可持续发展的葡萄园。不仅如此,Peter还在这个葡萄园中修建了25个湿地,并种植了750 0 0 棵本地树种,为这个干旱的产区保留下珍贵的水资源,也为众多鸟类提供了安全的港湾。近年Peter 仍在物色和购买葡萄园,扩张他的王国。这样大的一个酒庄,在2008年获得了“零碳排放认证”(CarboNZeroCERT)。是新西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这一认证的酒庄。我们在一个如阶梯教室一样巨大、有落地窗子的化验室里完成了品酒。酒品推荐: Peter Yealands Sauvignoir 2015:混合了小比例的红品种,这款长相思呈现出樱桃果汁一般的粉红色,散发着红樱桃、水果硬糖与少许泥土的气息,口中则呈现更多植物与草本气息,简单有趣。
Peter Yealands黑皮诺 2015散发着草莓、泥土、覆盆子与些许白胡椒的气息,口感轻盈丝滑,是一款经典的果味十足的黑皮诺葡萄酒。Yealands单一葡萄园黑皮诺2014:拥有成熟而馥郁的果香以及丁香、月桂叶般的香料气息。单宁柔软而细致,口中有淡淡的咸感,酸度不高,口感格外柔和。有机取决于葡萄园 马尔堡的天气受到海洋和大陆的双重影响,冬季总是多雨多风。Wither Hills的酿酒师Sally Williams显然穿少了,冻得脸红红的Sally 说,在马尔堡的北部山麓,来自澳大利亚温暖而潮湿的风与冷空气交汇,会比平原上多出200mm的降水,所以即使是在这个季节,也是碧绿一片。Awatere 谷则承受了一些来自南岛的冷风,是温度最低的区域。位于山谷中部的平原,在周边山坡的保护下,更加温暖,也拥有更多的日照。在马尔堡,30公里的距离,就可以造就差异明显的葡萄酒风格。
在Wither Hills最早建立的葡萄园中,我们看到了树龄20岁的长相思与霞多丽。长相思大多是4根主干,采用VSP架型,“这取决于这片土壤的生长力以及葡萄品种,长相思是生长力非常旺盛的葡萄品种,如果土壤肥力不错,那么有4个主干刚好可以平衡,如果是多石的土壤,可能要减到3根主干或是2根主干。”Sally说。这片葡萄园每公顷长相思的产量可以达到12~16吨。Sally说,因为风蚀作用的原因,一些坡面的土壤非常脆弱,所以这里的酒庄大多选择在平原上来种植葡萄。酒庄有30公顷被称为Benmorven的有机葡萄园,是199 0 年代末期开始建立的,拥有100%的粘土,在Wither山的庇护下,气候温和,是黑皮诺和霞多丽的乐园。 有机和非有机,在葡萄表现和管理成本上差异在哪儿?“有机的葡萄果皮更厚,这些葡萄都成长得更加茁壮,以更好地保护自己。有人在马尔堡和霍克斯湾做过有机管理与非有机管理的成本比对,对于马尔堡,有机的成本略高一些,而在霍克斯湾则略低一些。其实不太会有巨大的差距,不过有机管理会更费时费力一些,比如除草的次数更多。”Sally主要负责黑皮诺和霞多丽葡萄酒的酿造,也会对比不同条件下成长的原料,“选择有机种植还是非有机种植还是要依据葡萄园的具体情况。”
酒品推荐: 酒庄有专门的团队和专门的设备负责黑皮诺的酿造。新鲜型的黑皮诺桃红葡萄酒会提前采收,经过4~8小时的浸皮,随即压榨,这款酒从2012年开始生产,很受市场欢迎,被称为“啤酒型”葡萄酒,简单明快,散发着新鲜而明亮的果香,是适合每日畅饮的葡萄酒。黑皮诺红葡萄酒拥有不错的成熟度,凉爽年份较多香料气息,而温暖年份则散发着黑色浆果的甜味,高酸度则带来轻盈精致的口感。来自单一有机葡萄园Taylor River的黑皮诺具有集中度,成熟的单宁带来富有层次感的结构与圆润的口感。风是马尔堡的秘密武器 Nautilus(鹦鹉螺)的名字来源于螺旋形状在数学上拥有黄金分割的美学特征,从葵花籽的生长分布到鹰追击猎物的路线,这种自然的与完美也是酒庄对酒品质的追求。 站在山坡上,大风夹杂着细雨,紧一阵缓一阵,云也随着风,聚一阵散一阵。和马尔堡那些大片的平原葡萄园不同,Nautilus有一些地块是在山坡上的。酿酒师Clive Jones说:“风是马尔堡的秘密武器,这里有新西兰种植量最大的黑皮诺,在这个稳定、冷凉的产区,没有糖分和酚类成熟的问题,我们需要把糖分和酒精度控制得低一些,做出轻盈平衡的葡萄酒。”即便如此,平原上的葡萄园还是会受到春霜的威胁,风车驱霜的方式较为普遍,一个风车可以让4公顷的葡萄园免于受灾。
Nautilus山坡上的葡萄园 受到马尔堡本身潮湿气候的影响,让所有的葡萄园都申请到有机认证不是很现实,不过所有Nautilus的葡萄园都取得了可持续发展的认证,同时也会采取一些有机的手段,比如施以海藻的提取物来提高土壤肥力;在行间保留草或种植燕麦来保持水土。但是遭遇过于潮湿的气候,草木疯长的季节,还是会少量使用除草剂。酒庄采用机器采收葡萄,为了保有更完美的风味与新鲜度,机器采收的时间基本都在凉爽的夜间,这是人工采收难以达成的。新一代的采收机器较为柔和,即使是易受伤和氧化的黑皮诺也能好好保护,在采收的同时去梗,直接投入不锈钢罐中,高效而经济。
酒品推荐: Opawa长相思2015:低温发酵保留了长相思新鲜的番石榴等异域水果的香气,小比例的橡木桶发酵与酒泥接触让这支酒具有圆润的口感与甜美的尾韵。Nautilus长相思2015:是一款非常经典的马尔堡长相思,没有任何橡木的影响,散发着百香果与淡淡的青草气息,非常清新,口感细腻而优雅。The Paper Nautilus 长相思2016:100%采用橡木桶进行发酵,散发着百香果与醋栗的清新香气,酸度清冽,略带咸感,口感柔软,拥有很长的回味。
生物多样性造福葡萄园 Spy Valley 酒庄的前身叫做Johnson Estate,是1993年由Bryan 和Jan Johnson夫妇携手建立的,早期为其他的葡萄酒公司提供原料。直至2000开始出产Spy Valley 品牌的葡萄酒,这一独特的名字来源于附近的卫星通信的监测站。 在酒庄位于Wairau谷的H区葡萄园,一片自然湿地被保护并重新建立起来,2 014 年9月,湿地里种下700棵本地树种,我们也是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Manuka树。恢复生态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环境状态,湿地在三个方面会有突出表现:杂草控制、动物虫害控制和植被恢复。酒庄的市场经理Nicola Clark告诉我们,在马尔堡生产葡萄酒,虽然自然条件和产区名气上都大有优势,但还是要面临诸多挑战。绝大部分的土地比较贫瘠,葡萄藤都比较细瘦,看起来都比实际年份要幼龄一些,葡萄园要时常面对春霜的灾害,两台移动风扇能驱除一些霜害,但遇到比较极端的状况,比如2015年,就因为春霜而比2014年减产30%。
酒品推荐: 酒庄除了酿造严肃认真的黑皮诺和长相思,也开发了轻盈易饮的品类。2016年Easy Tiger的长相思已经上市,这款酒精度只有9.5度的白葡萄酒拥有扑面而来的清新感,锋利而透彻的酸度,略带咸感。Spy valley黑皮诺桃红葡萄酒,同样是一支刚刚上市的2016年份葡萄酒,部分在旧橡木中完成发酵,散发着草本植物的芳香,饮之让人精神一振。
马尔堡产区的葡萄品种多彩多样,各具不同风味,大部分是由于气候环境打造出果味浓郁、口感清甜、香气清新、酸度清冽等各种口味的品种。酿酒师的技术水平是卓越而且不断创新,极致追求葡萄酒的完美。说得再好,也不如亲身来一瓶感受其酒质和风味,像小编这种葡萄酒追随者,怎么能放过此种人间极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