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509092268

重庆红酒历史文化,从奢侈到平民化

2017-10-27 16:17:48 来源: 葡萄酒网
摘要

重庆红酒历史文化非常的辉煌,曾经的重庆红酒非常的昂贵,人们总喜欢把重庆的红酒当做高大上的简称,随着红酒的普及,重庆的红酒已经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来源

葡萄酒网
庞建坤

投稿

我要投稿

重庆红酒历史文化非常的辉煌,曾经的重庆红酒非常的昂贵,人们总喜欢把重庆的红酒当做高大上的简称,随着红酒的普及,重庆的红酒已经能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重庆红酒历史文化,从奢侈到平民化

论奢侈:普通葡萄酒曾标价好几千

刘钢说“一瓶现在几百块的红酒过去曾标价好几千。”,作为重庆市葡萄酒行业协会的会长,他在葡萄酒行业里“摸爬滚打”了近十年,说到葡萄酒初入重庆的第一印象,刘钢给出了一个关键词———--“奢侈品”,“过去大多数重庆人认为只有国外才有葡萄酒。”

虽然如今进驻各大超市的红酒琳琅满目,各大品牌数不胜数,但时间往回推二十年,的确并非所有人都喝得到到红酒。刘钢告诉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一波红酒进入重庆的高潮,但是大部分只能在酒吧或者高级会所可以喝到。“大田湾体育场旁以前有一个大田驿站在对外销售红酒,已经实属当时罕见。”正是因为贴上了“洋货”的标签,葡萄酒成了不少重庆人眼中最“资格”的宴请佳品,是“高雅”、“时尚”的代名词,葡萄酒因此也逐渐出现在高端宴会上。

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加深、葡萄酒销售逐渐完善,2000年以后,重庆迎来了第二波“葡萄酒热”,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进入重庆市场,“和其他省份相比,重庆没有规模很大的经销商,整个规模在全国属于中下水平,但得益于直辖市的地位和快速的城市发展速度,市场增幅巨大。”刘钢表示,重庆葡萄酒销量逐年同比上升20%左右。

不过,由于进口、物流成本,大多数葡萄酒仍定价虚高,被不少人当做一种奢侈品来看待。“市场的真正‘”破冰“’,还是在2010年以后。”

接地气:葡萄酒有了重庆“符号”

2010年前后,随着相关政策出台和消费需求的改变,葡萄酒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以前,葡萄酒市场上75%属于单位团购。”刘钢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随着越来越多葡萄酒企业进入重庆市场,葡萄酒的神话开始被逐渐打破。2008年,在新世纪卖得最好的普通葡萄酒大概是700多块一瓶,到之后价格便一降再降,现在基本稳定在了100多元左右。”刘钢告诉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他经营的德法酒窖2010年开业,年销售额从2007年到2015年一直呈同比上升的趋势,2016年、2017年的年销售总额虽然出现了下降,但是2016年的销量增幅却大于了任何一年。“这说明葡萄酒已经进入了越来越多普通老百姓的餐桌,大家都喝得起葡萄酒了。”

品尝前向上举起酒杯,用眼观赏美酒饱满、清澈、亮丽的色泽,轻轻晃动酒杯,让酒香散溢开,再用鼻子嗅一嗅,然后开始品尝。这样的葡萄酒文化已经被重庆人所接纳,并赋予了自己的“印记”:红酒是唯一呈弱碱性的酒,所以对于品尝的温度要求很严格,为了更好的储存红酒,在走访我国香港、法国后,刘钢和他的团队将位于渝中区鹅岭长江一路中段的一个防空洞改造成为了天然的葡萄酒储藏酒窖。

坐在防空洞里,品尝着来飘洋过海而来的葡萄酒成了新一代重庆人的全新休闲方式。摆脱了“高端”、“无法触及”的刻板印象,曾经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葡萄酒里融进了市井的烟火气息,中西方对葡萄酒不同的认知在防空洞里碰撞融合,恰恰展示出了重庆本土文化的兼容并包。

平民化:像欧洲人一样享受葡萄酒文化

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从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统计数据获悉,根据统计,2015年两路寸滩港共进口葡萄酒651货物批,共144.8385万升,同比增幅超过40%。就价值而言,2015年全年寸滩口岸进口葡萄酒货值达565.2531万美元,同比增长33.15%。主要原产地为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智利、美国等葡萄酒产出大国。

作为最早进入重庆的进口葡萄酒,法国葡萄酒在重庆乃至全国都是销量最好的。据了解,目前重庆有20个左右国家的红酒,消费主力是四、五十岁的人年龄居多,宴请、送人、自己饮用,葡萄酒文化中的自由、开放、热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重庆人所接纳,像欧洲人一样花上几块不多的钱就能享受葡萄酒文化带来的愉悦,对重庆人来说已经不难。

不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平民化”过程中还是有不少水分。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场上以新旧世界各国的小庄园酒为主,占90%以上,品牌葡萄酒经销商可能不足200家。小庄园酒采购成本低,甚至灌装品质差的尾酒等,导致市面上葡萄酒的品质参差不齐。

“制约葡萄酒在重庆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并非来自消费市场,而是大多数经营者的投机心理所带来的不专业性。”刘钢说,虽然葡萄酒文化在重庆已经越来越普及,但部分消费者对葡萄酒缺乏人士,还是给了某些商家作假的机会。“消费者不会总上当,他们的鉴别水平会提高。市场频繁洗牌,大品牌、优质产品终究会是市场的主导。”刘钢认为,未来葡萄酒文化将获得更多认可,对他而言,做好服务和供应,将是重中之重。

【免责声明】

葡萄酒网发布的信息、文章等,如发现有涉嫌侵权问题,请联系hr@putaojiu.com,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