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555489955

一场载入史册的品酒会

2019-04-17 16:32:35 来源: 葡萄酒网
我也有文章要分享 立即发布
摘要

“巴黎的评判”(Judgement of Paris)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葡萄酒品评会,发生于1976年的巴黎,这是法国酒和美国加州酒之间的一场盲品赛,默默无闻的加州酒胜过了法国的名庄酒,这不但是法国葡萄酒一次彻底的滑铁卢,也是葡萄酒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分水岭。

来源

葡萄酒网
郭明浩 Charles

投稿

我要投稿

“巴黎的评判”(Judgement of Paris)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葡萄酒品评会,发生于1976年的巴黎,这是法国酒和美国加州酒之间的一场盲品赛,默默无闻的加州酒胜过了法国的名庄酒,这不但是法国葡萄酒一次彻底的滑铁卢,也是葡萄酒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分水岭。

说到这次盲品会的公平性,有些人或许会质疑美国人用了田忌赛马的策略,其实当年参与盲品赛的法国酒,无论白还是红都来自于赫赫有名的大酒庄,红葡萄酒有大名鼎鼎的一级庄侯伯王、木桐,还有二级庄玫瑰酒庄和雄狮,白葡萄酒则是来自勃艮第的顶级霞多丽,可以说都是法国的顶级葡萄酒。美国酒来自当时并不知名的加州,所以法国人信心十足,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法国酒败了,最让法国人懊恼的是,盲品会在巴黎举办,九个顶尖的评委全都是法国人。此次盲品会经过媒体报道传遍了全世界,法国酒界因此丢尽了面子,评委们被推到风口浪尖,他们被认为是法国葡萄酒界的耻辱。自此之后,法国葡萄酒被拉下神坛,一直到今天,“巴黎的评判”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巴黎的评判”与特洛伊战争

这场品评会被称为“巴黎的评判”是有典故的,来自于一个西方人耳熟能详的希腊神话。希腊的英雄人物珀琉斯(Peleus)与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结婚,邀请了各路神仙来参加婚礼,但是唯独漏掉了纷争女神艾瑞斯(Eris),没接到邀请的艾瑞斯很不爽,她偷偷溜到婚宴上丢下一个金苹果,苹果上面留了一行字“献给最美的女神”,目的就是引起大家的纷争。果不其然,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神阿芙罗狄忒都认为自己是最美的女神,大家为金苹果争了起来。宙斯是个情种,谁都不想得罪,他就把这个烫手山芋转给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请他来评判谁是最美的女神。帕里斯在三个女神中选择了爱神阿芙罗狄忒,爱神得到了金苹果,帕里斯王子也因此收获了爱情,得到了大美女海伦,这个著名的评判被称为“帕里斯的评判”(Judgement of Paris)。

美女海伦是斯巴达王的女人,被帕里斯拐跑后便开始了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后来战争被木马攻城而终结,这个故事在西方家喻户晓,“帕里斯的评判”被认为是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电影《特洛伊》,布拉德·皮特演阿喀琉斯,奥兰多·布鲁姆演帕里斯王子,帕里斯的名字和巴黎的写法一模一样,都是“Paris”。在1976年的盲品赛中,唯一的在场记者乔治(George M Taber),以“Judgement of Paris”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时代周刊》(TIME)杂志上,王子帕里斯(Paris)换成了巴黎(Paris),金苹果换成了葡萄酒,“Judgement of Paris”一语双关,这样一个含义非凡的标题,隐晦地表达了葡萄酒行业的“特洛伊战争”即将开始。事实证明,世界葡萄酒的发展历程的确因“巴黎的评判”而改变。

品酒会的背景

“巴黎的评判”品评会的组织者是个英国人,他的名字叫作史蒂文·史普瑞尔(Steven Spurrier),是葡萄酒行业里泰斗级的人物。他是出于什么目的举办这样一场品评会呢?是不是故意给法国葡萄酒下套呢?故事得先从史蒂文的背景说起。他出身富贵之家,有钱有背景,家里人想让他从事高大上的职业,但是他对葡萄酒情有独钟,20多岁就走访了波尔多、勃艮第、德国、葡萄牙的葡萄酒产区。1970年,不满30岁的史蒂文来到巴黎,一心想开个酒窖做生意,他瞄准了英美两国在巴黎的使馆区。

1

史蒂文找店面花了些时间,最终他看上了一个好位置,这里恰好有一家经营葡萄酒买卖的玛德琳酒窖,店主是个寡妇,史蒂文跑到店里说他也想做葡萄酒生意,商量能不能把店卖给他。20世纪70年代的酒窖并非像今天这样高大上,这个店的经营主要是采购便宜散酒再装瓶卖出去,所以有很多搬箱子、灌酒的体力活。年迈的寡妇身体并不好,已是在勉力维持,确实有出售的打算,但一看这个年轻小伙儿没经验,又是个英国人,她不想这份家业转到不靠谱的人手里,所以拒绝了。史蒂文不肯放弃,就想了个迂回的办法,他说:“我给你干半年活,随便使唤我,而且我一分工钱都不要,半年之后你再决定卖不卖吧。”店主最终被他的诚意打动了,史蒂文就在这个店里开始了打工的日子,虽然没有工钱拿,但干活很勤勉卖力,法语水平进步神速,对生意也有了更坚定的想法。半年以后,史蒂文顺利接手了这个店面,这天是1971年的4月1号。

史蒂文花了五万美元买下这个店。史蒂文如此一个富豪能屈尊在小店里干苦力,对葡萄酒的热爱和执着让人钦佩。史蒂文把目标消费者锁定在使馆区的商务人士和高端白领,中产阶级收入比较高,赚有钱人的钱更容易,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把之前的散酒生意停掉了。为经营好这个店,史蒂文聘美国人派翠西亚(Patricia)为助手,并成功地策划了“巴黎的评判”品评会。

确定了经营理念后,他们俩经常走访各大产区,一边学习,一边采购高品质葡萄酒,并想方设法做各种促销推广,包括在报纸上做广告宣传。一个英国人在法国巴黎做葡萄酒生意,有点新鲜,史蒂文逐渐吸引了媒体的注意,酒窖也慢慢有了知名度。史蒂文来自英国上流社会,而且年轻时又酷又帅,很快融入了精英阶层的圈子。通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史蒂文发现客户们对酒很有兴趣,也愿意购买,但是葡萄酒知识相当匮乏,这个市场空白促使他想提升客户的体验——他决定开始做葡萄酒培训。史蒂文的运气很不错,酒窖的旁边是个锁匠店,正好破产变卖了店面,史蒂文通过拍卖市场买下来装修成一个培训教室,这下子更吸引眼球了,这是巴黎历史上第一家民办葡萄酒培训机构,居然还是一个英国人开的!葡萄酒培训业务比史蒂文的预期还要火爆,不但有英国人和美国人过来学习,很多法国人也来学习。我们中国人通常觉得法国人很懂葡萄酒,就像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都很懂茶一样,但是中国人虽然十有八九喝茶,其实真正懂茶的人是凤毛麟角。葡萄酒也是一样,喝得多未必就真的懂,说到葡萄酒的品种、产区、风土、历史人文、法律法规、品鉴,还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和积累。为不断提升客户体验,史蒂文和助手不断走访各产区,挑选有代表性的酒款,开发不同的课程,也不断想新的主意推广,俩人都是说干就干的角色,哪怕有时候想法很疯狂。1972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造访法国期间,在英国驻法使馆宴请法国总统,晚宴用酒一出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女王用来宴请法国总统的居然是英国葡萄酒,那是史蒂文突破了物流、海关等层层障碍特意安排的,这让女王很有面子,也大大提升了史蒂文的名声。其实早在1975年,史蒂文就组织过五大名庄1970年份的对比品尝,但当时只有侯伯王提供了酒样,其他酒庄没有理睬他。史蒂文一直想给客户惊喜,脑子里不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法国名庄酒对决美国酒的想法,正是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产生的。

1976年,正值美国独立200周年,作为一个美国人,史蒂文的女助手派翠西亚熟知美法之间的历史渊源:从美国独立战争起,美法两国交情一直不错。如果没有法国人出钱出力,美国独立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法国的拉法耶特(Marie Joseph La Fayette)侯爵,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最重要的将领,华盛顿的忠实战友。1876年,美国独立100周年,法国人送上自由女神像作为大礼。美国独立200周年,派翠西亚觉得应该借机搞点噱头出来,把法国顶级酒跟美国酒放在一起盲品对比,是个不错的宣传角度,或许也能多吸引些客户。抱着这样简单的想法,俩人迅速着手去准备,然而评比的结果和后续的影响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

准备过程很专业

法国名庄酒的准备并不难,但美国酒在当时的法国市场十分稀有,连知名的酒评家也鲜有机会接触美国酒,史蒂文对加州酒的认识也很有限,只是偶尔有美国朋友或业内人士带点样品尝尝而已,他决定亲自去美国选酒。史蒂文瞄准了加州的纳帕谷(Napa Valley),咨询了当时美国著名的酒评家罗伯特·菲尼根(Robert Finigan),这位酒评家于1972年自行出版了一份双月刊葡萄酒通讯刊物《罗伯特·菲尼根私家葡萄酒指南》,被认为是最早的葡萄酒品鉴权威之一,1976年的时候菲尼根如日中天。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菲尼根作为葡萄酒品鉴权威的地位因自己的一次失误而被削弱。(当时的罗伯特·帕克默默无闻,但是帕克后来成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酒评家,而罗伯特·菲尼根在酒行业几乎销声匿迹。事情的原委是两个人对1982年的波尔多做出了不同的评价,帕克认为1982年的波尔多陈年能力极强,是个世纪好年份,菲尼根却嗤之以鼻,很多媒体和消费者跟从了他的建议。后来的事实证明罗伯特·菲尼根的判断错误,声誉一落千丈,他后来专职于美食写作和餐厅评论。)史蒂文拿着罗伯特·菲尼根建议的酒单,按图索骥,亲自到酒庄一一采购,这个过程相当低调,在品评会结果出炉之后,很多庄主根本不记得史蒂文来过自己的酒庄。

根据法国海关规定,每人限带一瓶酒入境,史蒂文总共采购了18款酒,每款两瓶,靠他一个人带不回来这36瓶酒。没办法,他还得找朋友帮忙。恰好旅行社的朋友带团去法国,旅行团中还包括一些加州酒庄的庄主,他们想去参观学习法国葡萄酒,行程中的一站是波尔多。整个旅游团加上史蒂文总共33个人,带了36瓶酒,虽然数量超过规定,但法国海关疏于检查,他们没被罚款就蒙混过去了。

5月上旬,史蒂文返回巴黎,这时距举办品评会的5月24号已经很近了,评委已经全部搞定,法国葡萄酒行业有头有脸的重量级人物会悉数到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史蒂文开始邀请媒体,他想扩大宣传效应,否则没人知道不就白折腾了,但热脸贴了冷屁股,一圈电话下来,记者们都认为史蒂文疯了,他们根本没听说过美国葡萄酒,认为美国葡萄酒根本不具备参评盲品会的资格,而且即使法国赢了也没什么新闻价值,于是纷纷推脱,大名鼎鼎的《费加罗报》《世界报》都不肯出面。史蒂文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时代周刊》上,《时代周刊》作为全球性的报纸,在中产阶级当中非常有影响力,在法国巴黎也有分支机构,周刊的记者乔治是个美国人,在史蒂文那里学过葡萄酒课程,派翠西亚因着这层关系邀请了他。乔治接到邀请的反应与其他媒体一模一样,他并不想浪费时间在没新闻点的事情上,但因其办公室离洲际酒店也不远,最不济就当是品酒,于是就勉强应下来了。就这样,《时代周刊》成为了唯一的在场媒体,乔治以“Judgement of Paris”为题报道了这场品鉴会,短短的千字文章毫不起眼,但这篇唯一的报道改写了葡萄酒的进程。

法国评委弄巧成拙

1976年5月24日,是一个让法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在这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九个法国评委陆续到达品酒会现场,大家互相寒暄,心情愉悦轻松。品评流程设计是很专业的,派翠西亚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比如说美国酒跟法国酒的酒瓶形状有区别,为避免通过瓶子判断产地,她把所有的酒瓶都提前更换了。酒的温度恰到好处,全程采用盲品,评委统一用二十分制打分,把每款酒的得分相加,最高者为第一,依次排名。葡萄酒的打分体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20分制,另外一种是百分制,20分制直到今天都仍是欧洲普遍采用的方式,百分制是由罗伯特·帕克推动的,有些产品写着“RP 97”,“RP”就是罗伯特·帕克的名字缩写,意思是帕克给这款酒打了97分。

三点多钟,评委们开始品尝白葡萄酒,史蒂文和派翠西亚也在其中,但为了避嫌,他俩的打分并不计入结果。记者乔治拿有一份标准酒单,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以职业记者的敏感性精确细致地记录了整个品评过程,出乎他的意料,评委们对酒的判断错得一塌糊涂。有的评委拿起一杯闻闻说,这款没有香气,肯定是美国酒了,乔治对照标准酒单一看,发现对方完全说错了,有的评委给一款酒说了很多溢美之词,认定其是法国酒,乔治撇撇嘴,又错了。几款过后,信心爆棚的评委们开始冒汗,他们压根儿分辨不出产地。

葡萄酒品鉴的正常流程是评委们从外观、香气、口感几个方面,对一款酒做出质量评定,然后打分。本是简单的评鉴,这次评委们却有了比较的心态,主观情绪影响了对酒的客观判断,大家逐渐背离了评酒的逻辑,不去客观地判断质量,而是陷入猜谜的游戏,白葡萄酒的品评就在这样的状态中结束了。

比赛间隙,史蒂文一个临时的决定让品评会又增加了不少戏剧性。品评会的场地是洲际酒店赞助的,只能在下午三点到六点之间的空闲时间用,晚上已有预订,客人会在六点前来做准备工作。为了节省时间,在准备第二组品鉴的间歇,史蒂宣布了白葡萄酒的评分结果——第一名不是法国酒,而是来自加州的蒙特莱那(Chateau Montelena),让在场的评委大跌眼镜。九个评委中有六人把最高分给了这款酒,场面瞬间凝固了,评委们很难接受这个结果,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给了美国酒高分。

下一组品酒适时地化解了场面的尴尬,但评委们的心态更加扭曲了。在20分制里,一款没有明显质量缺陷的酒起码是12分起的,如果碰到酒坏了,比如说氧化或木塞污染,酒是可以更换的,况且当天的酒款各备了两瓶。评委们却给出了7分和5分这样的低分,还有两款酒只得到了2分,专业评委给出这么不专业的分数,实在不厚道。但是,红葡萄酒这一组让法国人更失望了,红葡萄酒的最高分是鹿跃(Stag's Leap Wine Cellars),又是美国酒!评委们并未对美国酒的惊艳而感到兴奋,相反,他们感到难以置信,郁闷和意外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场中甚至有评委不想承认结果,执意要回自己的打分的。

若是评委们能保持客观,抱着专业的态度去品酒,或许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但他们没有想到,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时代周刊》的乔治以“Judgement of Paris”为题发表了文章,这篇不起眼的报道让美国先炸开了锅,大家争相购买打败法国名庄的这些品牌,这些酒价格猛涨并很快脱销。法国人坐不住了,他们认为只凭这个事不能说明美国酒比法国酒好,媒体开始找各种理由进行反驳,比如说史蒂文和助手的打分没有统计进去,如果统计进去结果可能不一样。还有人说,法国酒陈年以后才好喝,参选的酒太年轻,显不出来法国酒的好云云。但不可否认,媒体的反驳不但没起积极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此事被传播的越来越广,给美国酒做了极好的免费宣传。法国人觉得没面子,史蒂文便成了出气筒,他此后遭受了各种来历不明的攻击,他曾被某些酒庄拒之门外甚至遭到言语侮辱。1976年,美国酒名声大噪,这段故事后来也被搬到了荧幕上,电影《酒业风云》(Bottle Shock)反映的就是“巴黎的评判”的精彩故事。

2005年,记者乔治出版了《Judgement of Paris》一书,详细阐述了“巴黎的评判”的来龙去脉以及加州葡萄酒的发展历程,这本书也成为了解加州葡萄酒的必读物。我最早从网上买了一本英文版,后来买了繁体中文版,不过读起来比英文还吃力,因为文字是竖向排版的。后来我在纽约的二手书店见到,花10美元买了第三本。2014年我随加州葡萄酒协会走访产区,与《LE VIN环球美酒》的主编高翔以及酒斛网主编梅宁博一起造访联合广场的圣弗朗西斯酒店,在酒店一层巧遇一个葡萄酒专卖店,店里摆着这本书的精装版,店里人告诉我们,作者前几天来过店里,在十几本书上签了名,我便又买了作者的亲笔签名版,这是第四本。这个店就是1976年获得白葡萄酒组冠军的酒庄——蒙特莱那的专卖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说不定也会有这种意外的收获。

法国名庄屡战屡败

2006年,正值“巴黎的评判”30周年,史蒂文和派翠西亚再次举办“巴黎的评判”盲品会。盲品会分设两个赛场,史蒂文在伦敦主持,派翠西亚在美国纳帕主持,为避免结果互相干扰,去除两地时差影响,比赛在同一时间开始,控制得非常专业、严格。这两场没有法国评委参与。这一场比赛结果比30年前更为惊人——前五名全都是美国酒。

自1976年“巴黎的评判”之后,不断有大大小小的还原比赛,比如说十周年、二十周年,法国酒在这些比赛中输多赢少,美国葡萄酒的确是不可小觑的。2006年品酒会之后,美国纳帕谷的酒再次证明了自己,其品质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陈年能力也是一流的。今天的纳帕谷虽然产量不大,但质量很高,很多知名的酒庄都位于这里,比如著名的膜拜酒啸鹰(Screaming Eagle),价格远超拉菲、拉图等一级名庄。

美国酒逆袭法国名庄,让新兴葡萄酒国家信心倍增,智利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智利名庄伊拉苏酒庄(Vina Errazuriz),参加了2004年的柏林品酒会(Berlin Tasting)。伊拉苏家族的第5代传人爱德华多·查德威克(Eduardo Chadwick)委托史蒂文·斯珀里尔(Steven Spurrier)在柏林安排了一次品酒会,邀请了36位欧洲酒评家及买家,盲品比试16款2000-2001年份的葡萄酒,木桐、拉菲,还有超级托斯卡纳这些世界上最知名的葡萄酒都在对比品鉴之列,其中还包括6款智利酒、6款法国波尔多酒和4款意大利酒。结果是2000年份的伊拉苏酒庄的“查德威克(Chadwick)”排名第一,一举击败了法国波尔多名庄酒,这让伊拉苏乃至整个智利酒业为之欢呼。从2004年至今,效仿柏林品酒会,伊拉苏每年都在世界各地举办新年份的对比品鉴,赢得了不少口碑。

1976年巴黎的评判,对于新世界来说犹如一剂强心针,刺激着产酒国之间的交流,飞行酿酒师应运而生,新兴生产国如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在之后的几十年间迅速成长,不断冲击着旧世界国家,世界葡萄酒的格局彻底改变了。在“巴黎的评判”之前,葡萄酒的世界里仿佛只有法国葡萄酒和其他葡萄酒之分,这次品评会像是一记重锤,击碎了法国葡萄酒的神话,高卢雄鸡那骄傲的头不再扬得那么高了。对于加州葡萄酒来说,这种名扬海外看似是无心插柳,但它的成功实实在在源自于加州人的努力。

【免责声明】

葡萄酒网发布的信息、文章等,如发现有涉嫌侵权问题,请联系hr@putaojiu.com,我们将尽快处理。
点击快速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