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与读书,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好的书有个性鲜明的角色,而好的葡萄酒,也有耐人寻味的风味。

人们普遍认为,好酒庄出产优质的葡萄酒,但由于消费者对于高级酒庄的过分追捧,自然让它们尝到了甜头,涨价也就不在话下。相比起来,精品小酒庄葡萄酒的优势凸显,除了名气之外,品质差距几乎微乎其微,这就好比田径中的“男子十项全能”,获得最后冠军的肯定是综合实力最强的,但人们同时也会记住每个小项里出类拔萃的运动员。
一般来说,以下这5类精品酒庄总是会让我们记住它。
1.坚守自己的那份土地
在葡萄酒大鳄们持续扩展自己葡萄园版图时,葡萄酒工业化的味道也越来越重,能够坚守祖辈传下来的土地,认认真真地种葡萄、采葡萄、以最为传统和朴实的方法来维系着家族的使命,这一份执著永远会在品尝时加上重要的一分。
2. 失去的往往才是最珍贵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酿酒师,不论是老资历的抑或是年轻的一代,都会以Parker的味蕾标准作为自己酿制葡萄酒的方向。在国际品种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的确惊喜地获得了不少有层次、有构架、有深度的顶级佳酿,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不少曾经辉煌一时,曾经那片土地最早的主人。好在,在广袤的葡萄园中还有几个最后的坚守者依然站立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和尊重。
3. 品位永远是最吸引人的卖点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富豪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酒窖和一个带有葡萄园的乡村别墅,其中不乏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拉菲酒庄,有曾经出任过美国国际集团 (A IG)首席执行官的罗伯特•本默切。除了富豪,一群明星和各界名流都在享受着自酿葡萄酒的快乐,他们让葡萄酒与时尚牵线,因此葡萄酒的价值无形中又提高了许多。
4. 不随波逐流,走自己的路
他们不以评级和打分来圈定自己葡萄酒的水平,既然每个人对味道的感觉都不一样,那么自己的葡萄酒总会受懂酒之人喜爱的。
5. 量小,永远不愁卖
这些精品小酒庄往往位于产区的黄金地带,虽然土地少得可怜,但它们的土地价格却可堪比顶级商业区。一年几千瓶的量,让他们永远不用担心葡萄酒卖不出去,只会发愁下一年价格要提高多少?

但精品小酒庄也有其缺点,比如小酒庄的葡萄酒并没有如大家想象中那样表现出很高的“性价比”。这不仅与他们的产量直接挂钩,而且还要支付较多的人工费用。
第二个问题是,精品小酒庄代表了一类够个性的葡萄酒,这有点像车库酒,爱它的人将其视为珍宝,不喜欢的人则把它看为是一种异类。这里的个性,与酒庄历史传统、酿酒师个性相关,有时就像祖传秘方一样。
第三个是,精品小酒庄要在国际评比大赛中拿到优异成绩,是比较难的事情,如果真的有,则会成为当期比赛的“冷门”事件,因为大部分评委们更熟悉大酒庄的味道,对于精品小酒庄,还得具备其他方面更多的素质。
最后一个是,精品小酒庄给我们的印象是个性、精品,但其中不少的小酒庄其实只是历史使然,很容易名副其实。
总的来说,大酒庄品质稳定、国际口感;精品小酒庄更具个性,可以让你疯狂也可以让你失望。不过,在钟爱精品小酒庄的我看来,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自然和天赋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