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479121292

汉诺庄园:中德友谊的桥梁

2016-11-14 19:01:32 来源: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来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投稿

我要投稿

北京时间2014年3月29日凌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期间,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到了两位德国葡萄专家诺博、汉斯和中国汉诺庄园的故事。到现在,汉诺庄园总经理王照科已经记不清接待了多少拨记者了,除了山东的省市级媒体,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记者也来了,甚至德国《世界报》的记者也专程来庄园采访。一个酒庄,被国家级领导人在正式出访场合提及,这样的机遇似乎只能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了。

丘陵山地葡萄酒的典型代表

走进汉诺庄园,穿过一片葡萄园,迎面就会看到一座铜塑像。塑像上的老人身材魁梧,面带微笑,和蔼可亲,他右手端着葡萄酒杯,像在欢迎全世界的游客到他脚下这片葡萄园参观游玩,他就是德国著名葡萄专家诺博。

诺博铜像高2.4米,底座上写着:诺博•哈波特•高利斯先生(1934.9—2009.5),德国SES专家组成员。2000年至2009年,他和另外一位德国专家汉斯先生(1947-2007)先后17次来到枣庄,指导山亭区先后建立了“欧洲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山东汉诺庄园”,为山区葡萄产业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纪念两位专家,人们把两位德国专家名字的第一个字组成“汉诺”,将原来的山东富安葡萄庄园更名为山东汉诺庄园,以永远怀念这两位向山亭农民无偿传授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技术的外国友人。

汉诺庄园所在的枣庄市山亭区已有120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和传统。1585年《滕县志》就已记载“山居之民百树葡萄”,明朝租税中规定,每年须缴纳葡萄钞六十七锭五贯四百二十文。1941年《滕县志》记载“每当夏秋之交葡萄成熟时,人们争相采食,那黑里透红的葡萄酸甜可口,美人齿颊。葡萄紫里透红,也是美味可口的保健佳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曾出现“山亭葡萄、店子枣、水泉樱桃、徐庄小米上满集”的丰产景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栽植了8000多亩酿酒葡萄,并在山亭建立了枣庄市葡萄酒厂,生产“泰波”、“金波”牌葡萄酒、葡萄果汁饮料等产品。

山亭区位于枣庄市东北部,地处北纬34°54′00″至 35°19′20″和东经117°14′00″至117°44′20″之间。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呈自然倾斜状,东部为海拔500米左右的低丘陵山区,西部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冲积平原。地层属华北型沉积,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全区有大、小山头5000多个,海拔在400米以上的161个。枣庄市最高的3座山峰即翼云山、摩天岭、抱犊崮均在山亭境内。境内山地丘陵面积134万亩,平原面积13.6万亩,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88.6%和9%。这些有利的风土条件为汉诺庄园酿造典型的丘陵山地葡萄酒提供了有利保障。

全区林地面积76万亩,森林覆盖率51.3%。全区拥有各类水库51座,河流54条,水资源丰富,河湖众多,其中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有13条,地表水总量2.1亿立方米,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汉诺庄园葡萄酒基地覆盖全区4个镇,即山城街道、店子镇、徐庄镇、北庄镇,尤以山城街道面积最大,也是汉诺庄园葡萄酒酒庄所在地。产区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汉诺庄园酿酒葡萄栽植于梯田堰边及土层较浅的岭地上,土壤种类为红褐色页岩沙壤土,含有砂石,土壤质地为棕壤沙质中性,非常适宜酿酒葡萄生长。

德国专家的枣庄故事

2000年3月,诺博先生与助手汉斯受国家外专局的邀请来到山亭指导传授育苗、栽培和管理技术。他们深入到山城街道、水泉、城头等乡镇,先后找了12个点进行土壤取样,然后带回德国进行化验,最后一致认为山亭区各方面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种植欧洲酿酒葡萄。

2001年3月,诺博和汉斯两个快接近70岁的老人各自背着两大包长度近1米,每个包里装着2、3捆的葡萄苗出现在试种点。他们将自己带来的优质葡萄苗木无偿捐赠给山亭人民,并选址试种。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建立了“欧洲良种苗木中国繁育基地”。基地建立以来,诺博先生先后捐赠了万余株91个葡萄苗木品种。目前,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汉诺庄园公司已繁育优质葡萄成品苗20余万株、砧木50万株,推广试种3000余亩。

作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市,千年煤都枣庄早在2007年初就开始了产业转型的探索实验,将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今后城市发展的重点。而汉诺庄园的总公司汉诺联合集团原本就是以煤炭开采为主业的多元化公司,集团总经理在去德国考察期间,被德国迷人的酒庄风光深深吸引,决定做一个集生产、生态、环保、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欧式酒庄。

德国人做事认真、严谨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汉诺庄园中方技术顾问于庭柏对此记忆深刻:“德国专家做事钉是钉,卯是卯,挖坑的深度要求60公分,差一点也不行,他会拿着尺子一个一个地量。”

诺博的严谨让汉诺庄园受益匪浅,从传统的“扇形种植法”到“y”字形种植法;从亩产2000斤控制到1500斤,从果实距离地面40厘米抬高到80厘米……不仅葡萄的光照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也极大地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人为干预,保持了葡萄更多的原味,让酿出的酒更加自然、纯正。

诺博先生不仅在葡萄种植上颇有建树,而且在酿酒研究方面更是位技术权威——他是德国阿尔地区资深终身葡萄酒评委,曾被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授予德国最高荣誉奖章“英雄奖”,2004年被联邦德国授予十字勋章和阿尔瓦勒地区荣勇奖章。在德国,人们称他为“绿色带头人”(植物界先驱);在阿尔地区人们习惯尊称他为“我们的葡萄酒教授”(酒爸爸)。

汉诺庄园从规划建设到具体实施都凝聚了诺博先生巨大的心血和汗水,很多设计方案都是他亲自操笔绘图,然后由中方设计人员根据草图另行绘制。2006年3月18日,庄园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该综合体总投资3.2亿美元,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葡萄酒年生产能力60万立升,年繁育优质葡萄苗木能力20万余株,发展酿酒葡萄规模10万亩。

酒庄主体建筑奥特汉诺酒堡仿造德国著名的新天鹅堡而建——建于1869年的新天鹅城堡是德国的象征,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白雪公主城堡。目前汉诺庄园已建成各类建筑设施8.1万平方米,包括葡萄酒文化展厅、地下酒窖、汉诺红酒温泉、全民健身公园、汉诺故事文化展厅等配套设施。

根据诺博先生的建议,酒厂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山体与地面的落差形成自然的生产流程。从山顶到地下,依次建设筛选、压榨、发酵、窖藏等车间,充分体现了生态重力酿酒法的精髓。在酿造过程中,首先通过灌顶高位破碎葡萄,依靠自然重力发酵罐和自流式分离转罐,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葡萄酒的自然特性。

采访当天我们品尝了一款霞多丽和一款赤霞珠。因为都是采用生态重力法工艺酿造,酒体都相对轻盈,霞多丽有着淡雅的果香,中等的酸度已经可以撑起整个酒体的骨架;赤霞珠也非常柔顺,没有强劲的让舌头紧绷的单宁,平衡度做的非常好。这一白一红一个像小萝莉,一个像小正太,都有着一股清新淡雅、不事雕琢的美。

如今,虽然诺博和汉斯先生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诺博先生的外孙马克•林顿又继承了“汉诺”的遗愿,担任汉诺联合集团的技术顾问,每年两次来到枣庄,继续指导汉诺庄园的葡萄种植与酿造工作。他还授权汉诺联合集团无偿使用外祖父创办的“太阳山酒庄”家族商标。

【免责声明】

葡萄酒网发布的信息、文章等,如发现有涉嫌侵权问题,请联系hr@putaojiu.com,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