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边镇农家酿造的葡萄酒喝起很爽口。”不久前,一位到宜宾县安边镇大滩村游玩过的朋友告诉记者。近日,记者到安边镇对大滩村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
记者了解到,2004年,村里一名在湖南怀化市务工的妇女,带了两三百株“紫秋葡萄”品种的葡萄苗回家,找到是大滩村桂花组组长的狄光均,希望帮助她销售。“大苗一百元一株,小苗二十五元一株。”狄光均告诉记者,他联系了几户村民,买下了这些葡萄苗,抱着尝试的心理发展起有30多亩的葡萄种植业。2005年,栽种的大苗开始挂果,最大的葡萄一枚有4克重,每砣有1500克重,小砣有1000克重。“这个品种的葡萄果甜,皮稍厚,成熟后可挂果两三周。”狄光均告诉记者,鲜果上市在安边场镇和云南省水富县的县城能卖到2元一斤。
卖了两年葡萄鲜果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狄光均开始酿葡萄酒。2007年,狄光均在市场卖鲜葡萄,一个年轻人品尝他的葡萄后,直说他的葡萄是酿酒的好葡萄,卖两元一斤太亏了。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此后,狄光均的鲜葡萄卖3.5元一斤仍畅销,他又查资料学着酿造葡萄酒。当年他酿造出20多斤葡萄酒,安边镇品饮过的人都说好喝,让他增强了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信心。
狄光均告诉记者,紫秋葡萄俗称“刺葡萄”、“珍珠葡萄”,属野生人工培育优良品种。
今年11月3日,宜宾市富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狄光均担任理事长。合作社现有会员30户,重点种植紫秋葡萄。目前投产面积20多亩,产量10万公斤,产值50万元,未投产面积30多亩。规划发展面积300亩,力争2010年全部完成栽植任务,2015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
大滩村村支书翁广元告诉记者,大滩村毗邻向家坝施工区,距宜宾市城区32公里,全村7个组328户1072人,人均有1亩左右的耕地,种粮是全村传统的种植项目,村民目前的经济收入主要是劳务收入,年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现在村里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做大产业,为今后村民发展农家乐做好基础工作。“相信以后,到向家坝游玩的人都爱到我们大滩村作客,品饮我们酿造的葡萄酒。”翁广元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