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市民发现,如今在KTV、酒吧、酒店,进口葡萄酒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选择,这种在5年前还属于比较稀少的“舶来品”,如今还进入寻常百姓家。今年前8月,中山口岸进口葡萄酒达880万美元,同比增长113.7%。
■关税降低带动进口葡萄酒大增
近几年,我市葡萄酒商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部分以 “进口”为主要卖点。2007年,我市只有4家做葡萄酒进口贸易的企业,如今已发展到数十家,至于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店,则比比皆是。
进口葡萄酒关税大幅降低,直接推动了葡萄酒大举抢占中山市场。从2006年1月1 日起,我国进口零售包装葡萄酒关税由 43% 降至 14%,综合税率由 85.9% 降至 48.2%;进口散装葡萄酒关税由 43% 降至 20%,综合税率由 85.9% 降至 56%。同时,2008年香港也取消了税率为40%的红酒酒税,刺激了中山企业向香港地区进口葡萄酒。明年新西兰葡萄酒将免税进入中国市场,葡萄酒市场将再添新军。
中山地处沿海,毗邻港澳,在关税利好的环境下,顺势做出了打造进口商品集散地的规划,目前正大力推进红酒、奶粉进口。目前,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智利、南非等国家葡萄酒纷纷进入中山。
■市民重“洋味”不重“品牌”
记者了解到,相比法国、澳大利亚等传统葡萄酒生产强国,美国、南非等新兴葡萄酒生产国更能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吴先生在沙朗经营一家进口葡萄酒行,他所有的葡萄酒从香港进口,原产地来自于南非。他对记者表示,店里经营的葡萄酒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价格属于中低端,这样既满足了消费者对 “洋味”的需求,价格上也容易被接受,所以销量一直不错。“葡萄酒根据年份、产区、等级、酒庄、葡萄品种及品牌等因素的不同,其价格相差甚远,但大多数普通市民不会这么专业,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正因为对品牌、产地等依赖性不强。一些新兴产酒国如美国、南非、智利的葡萄酒,在中山也卖得不错。
由于对葡萄酒相关知识的缺乏了解,进口葡萄酒品质和价格也让市民捉摸不清,海关专家表示,这与目前我国进口葡萄酒定价标准缺失及投机炒作抬高葡萄酒进口价格有关。由于我国对进口葡萄酒缺乏一个规范和完善的定价体系,进口葡萄酒报价情况较为混乱,经销商随意涨价、虚高报价等行为扰乱了正常的葡萄酒市场,市民购买时应多比较,不要被价格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