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479182074

《于无声处》中的张裕金奖白兰地

2016-11-15 11:54:34 来源: 葡萄酒鉴赏杂志

来源

葡萄酒鉴赏杂志

投稿

我要投稿

1978年9月22日晚,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首演的话剧《于无声处》,犹如一声惊雷,成为冲破禁锢的时代呼声。1978年11月16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于无声处》剧组进京首演的当天,《人民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评话剧〈于无声处〉》。

据不完全统计,在1978年冬天的那个重大历史转折关口,全国大约有2700多个剧团排演了《于无声处》,创造了中国话剧演出团体最多、观众人次最多的历史纪录。在某种程度上说,《于无声处》产生的轰动效应,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一起,成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引起全国人民强烈共鸣的标志性事件。编剧宗福先曾经说:“《于无声处》有如此震撼力、影响力,不属于编剧,不属于导演,不属于演员,属于那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根据《人民戏剧》杂志1978年第十二期刊登的《于无声处》话剧剧本,在第一幕第一场,当第一个人物何是非(某进出口公司革委会主任)出场时,剧本的场景描述如下:“此刻他拿着一瓶贵州茅台和一瓶金奖白兰地下楼了。”准备吃饭的时候,何是非的儿子何为(某医院外科医生)还对梅林(受“四人帮”迫害的老干部)和欧阳平(散发《扬眉剑出鞘》诗集的青年工人)母子说:“瞧这两瓶酒,贵州茅台,金奖白兰地,爸爸特地拿出来招待你们的。”实际上,何是非的这两瓶酒是准备招待“造反派”头目唐有才的,他想把唐有才介绍给女儿何芸(市公安局干部)做男朋友。

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根据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的演出拍摄改编的连环画《于无声处》(1978年12月第一版),第一页和第二十九页的画面均出现金奖白兰地,虽然是黑白画面,但那瓶金奖白兰地的酒瓶形制和酒标格式,依稀可辨是张裕公司当时出品的金奖白兰地。在第二十九页的画面中,何为拿着那瓶金奖白兰地举起来,正对欧阳平说着什么,画面解说词称:“何为哪里肯让他们就走。他故意拿来父亲准备献媚唐有才的两瓶名酒,意味深长地说:‘爸爸知道你们来,准备了一桌好菜。瞧,贵州茅台,金奖白兰地,爸爸特地拿出来招待你们的。”

在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的彩色故事片《于无声处》中,何是非的出场方式改为从外边回家,他一进家门便从公文包掏出一瓶金奖白兰地、一瓶贵州茅台,搁在楼梯角的平柜上。电影画面无比清晰地显示,何是非带回来的那瓶金奖白兰地,正是张裕公司当时出品的金奖白兰地!《于无声处》的时代背景是1976年初夏,那时候的张裕公司名称为自“文革”以来所改的“烟台葡萄酿酒公司”,直到1982年4月才恢复“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名称,因此,《于无声处》出现的张裕金奖白兰地便叫做“金奖白兰地”。

金奖白兰地的名称,起源于张裕白兰地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旧金山世博会)荣获金奖,在1930年代的张裕广告中,便有金奖白兰地。在1952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评酒会上,张裕公司出品的金奖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和味美思同时跻身“中国八大名酒”之列。据许世友将军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时的首任秘书孙洪宪撰写的回忆录《在许世友身边的日子》(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记载:“他多次跟我说,他喝过山东的张裕金奖白兰地和安徽古井贡酒,并赞美这两种酒是好酒。抗美援朝时,他带到朝鲜喝的酒,就是张裕金奖白兰地。”

【免责声明】

葡萄酒网发布的信息、文章等,如发现有涉嫌侵权问题,请联系hr@putaojiu.com,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