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商讯 > 产业观察 > 正文
1630551019

《中国消费者报》表示国产葡萄酒品质不输洋品牌

2021-09-02 10:50:19 来源: 酒咔嚓
摘要

《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了多位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对国产葡萄酒的现状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国产葡萄酒品质不输洋品牌!

来源

酒咔嚓
钟汉龙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了多位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对国产葡萄酒的现状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国产葡萄酒品质不输洋品牌!

《中国消费者报》表示国产葡萄酒品质不输洋品牌

图片来源于: 酒咔嚓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于近日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草案)》规定,白葡萄酒甲醇含量≤250mg/L,桃红葡萄酒甲醇含量≤250mg/L,红葡萄酒甲醇含量≤400mg/L。同时,感官要求具有该产品应有的色泽;具有该产品应有的滋味、气味,无异味、无异臭;具有该产品应有的状态,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此外,葡萄酒可免于标示保质期。

《中国消费者报》采访了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葡萄与葡萄酒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教授房玉林等多位葡萄酒行业专家,在采访时表示:我国葡萄酒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已有强制标准10项、推荐标准18项,还有多项与葡萄酒相关的行业、团体标准,形成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对有效监督葡萄酒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葡萄酒行业技术工艺和质量水平的提升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部分葡萄酒相关技术已领先国际水平

“近几年,葡萄酒原料基地向西北转移,大型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地区。”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副理事长、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记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葡萄酒酿造技术、设施设备、质量标准与国际水平保持同步发展,部分产品质量安全性指标甚至严于欧美国家标准,而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国产葡萄酒与国外葡萄酒的差别是什么

据中国酒类进出口商分会披露的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瓶装葡萄酒进口量为47.44万吨,进口额为22.89亿美元。同时,还有大量中国消费者通过境外电商平台购买外国葡萄酒。中外葡萄酒究竟有哪些差别?于庆泉表示,目前国产葡萄酒品质已经不输于同类进口品牌,但国产葡萄酒数量略少于进口产品,中低档葡萄酒价格无差异,名庄葡萄酒还是国外产品价格更高。中外葡萄酒各具风土特点,关键是消费者是否喜爱。

1.中外葡萄酒价格差距不大,高价值酒类缺乏

中外葡萄酒价格实际差距不大。国产与进口葡萄酒均有各个价位段产品,但部分国外顶级名庄有价值极高的酒款,每瓶售价可达万元以上,而国产葡萄酒则缺乏此类产品。目前,我国有很多精品产区和酒庄,其产品质量不逊色于国外葡萄酒,甚至更优秀,例如贺兰山东麓产区、香格里拉产区的葡萄酒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总体而言,我国属于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由于地理位置、酿酒哲学和酿造工艺等不同,形成与旧世界葡萄酒迥然不同的风格。旧世界葡萄酒往往带有葡萄园风土所赋予的特点,比如矿物质风味突出、酸度和单宁都较高,个性优雅稳重;新世界葡萄酒则更加圆润、果香奔放、个性多变。此外,由于新世界产酒国总体上温度要比旧世界产酒国温暖,所以酒体更加饱满,成酒更加成熟。

2.中外葡萄酒产品总体质量接近,产品种类偏少

中外葡萄酒产品总体质量接近。近年来,我国葡萄酒在国际知名葡萄酒大赛上频获大奖,获奖率占送样品总数的30%以上,而整体葡萄酒比赛获奖率一般为20%左右。但与此同时,国产与进口葡萄酒相比,产品种类较少,干红占90%以上,市场竞争力不强。此外,在产品性价比、葡萄酒文化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3.税收政策不同,国产葡萄酒竞争压力大

葡萄酒在我国作为工业品管理,征收13%的增值税和10%的消费税,企业综合税负可达到25%-30%,而欧盟等国家葡萄酒普遍按农产品征税,综合税负一般低于10%,而且还可享受各种政府补贴,所以使得大量低价进口葡萄酒进入我国市场,挤占国产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压力。

4.消费者对国产葡萄酒信心不足,文化软实力有待提升

受国外葡萄酒文化推广及品牌宣传的影响,部分消费者盲目崇拜进口葡萄酒,将喝进口葡萄酒视为时尚,严重影响了国产葡萄酒的消费需求。同时,长期以来,国产葡萄酒没有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品质和文化表达体系,导致很多消费者对国产葡萄酒认知不够和信心不足,应引起葡葡酒行业足够重视。西方具有悠久的葡萄酒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渗透力强,附加值较高,我国亟待提高国产葡萄酒文化软实力。

《中国消费者报》表示国产葡萄酒品质不输洋品牌

图片来源于: 酒咔嚓

消费者看重口感和香气

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认知水平的提高,葡萄酒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本世纪初,我国葡萄酒市场出现了干红葡萄酒消费高潮,如今消费选择更趋向个性化、多样化、低度化、高颜值的产品。

消费者选择葡萄酒最看重的是口感,其次是香气,这符合葡萄酒的产品属性。在香气喜好选择上,水果香最受消费者喜爱,这可能与消费者对果香最为熟悉且易辨识有关。在葡萄酒的单宁、酸度喜好选择上,消费者更喜欢“单宁柔和型”和“总酸正常或偏低型”葡萄酒,这说明消费者对葡萄酒的“酸感”和“涩感”比较敏感。

近几年,年轻消费者更喜欢加汽酒、冰酒、桃红酒、半甜型酒等轻松易饮的产品。同时,葡萄酒推广方式也越来越与中国文化、地域文化、中国饮食相融合。

目前,年轻人群已逐步成为葡萄酒消费主力,其饮酒观念、场所和方式均发生明显变化,导致消费市场分流。近几年,传统经销依然保持主流分销渠道方式,网购、连锁、专卖、无店铺等流通方式的份额保持快速增长。未来酒类销售将更加呈现多渠道、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格局。随着政务消费份额的锐减,商务和大众消费成为主流,为迎合市场高端产品纷纷调整结构,价格天花板有所降低,势必压缩中低端产品的价位空间,使产品价格逐步集中,销售渠道相对收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漏洞仍在,葡萄酒造假屡禁不绝

近年来,为了牟取暴利,少数不法商家生产和销售假冒知名产区、名优品种和年份的葡萄酒,极大地扰乱了葡萄酒市场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名优企业的品牌效应及经济效益。

《中国消费者报》了解到,目前不法商家造假方式主要有六种:一是使用“三精一水”制造假酒,即使用糖精、酒精、香精和水进行勾兑,不含葡萄原汁;二是原酒掺杂使假,将原酒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勾兑,从外观到口感使用添加剂调制,如酸度、甜度、颜色等;三是生产劣质葡萄酒,原酒达不到国家标准《葡萄酒》的规定;四是产区造假,使用非地理标志保护葡萄酒假冒地理标志保护葡萄酒,或假冒知名产区葡萄酒;五是品种造假,将劣质品种冒充名优品种;六是年份造假,将其他年份的葡萄酒冒充年份较好的葡萄酒。

依据国家标准《葡萄酒》的有关规定,只检测酒精度、糖度含量等单项指标,而不检测酿酒葡萄原汁含量。不法商家则看准了其中的空子,只针对检测项目加入相应的食品添加剂,以达到检测合格的目的。而针对葡萄酒产区、品种、年份造假,采用常规检测手段难以分辨真伪。我国应建立葡萄酒信息数据库,可搜索葡萄酒的产地、品种和年份信息,以供消费者和经销商查询。

【免责声明】

葡萄酒网发布的信息、文章等,如发现有涉嫌侵权问题,请联系hr@putaojiu.com,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