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酱酒的文化,你都知道是哪些文化吗

2022-02-24 09:15:00 来源: 葡萄酒网
摘要

白酒作为承载中国历史的文化符号,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图腾情结,演绎着一个东方大国的生活方式,也寄托着中国人的精神理想。一杯白酒,满满7种文化,展现7种精彩。喝下去的是美食的精华,涨起来的是永恒的情怀。

来源

葡萄酒网

投稿

我要投稿

白酒作为承载中国历史的文化符号,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图腾情结,演绎着一个东方大国的生活方式,也寄托着中国人的精神理想。一杯白酒,满满7种文化,展现7种精彩。喝下去的是美食的精华,涨起来的是永恒的情怀。

酱酒的文化,你都知道是哪些文化吗

种植文化

酱酒诱人的芳香, 从一粒粒红彤彤的高粱与金灿灿的小麦在西南大地翩翩起舞间开始酝酿。

它们伴随着这块土地从蛮荒到文明, 成就了一条永远流淌的生命长河!

《本草纲目》有“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粮缺,余及牛马,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的记载,一般认为,古称“蜀黍”的高粱起源于非洲,腾飞于中华,是中国最早栽培的谷类作物之一,最少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高粱口感偏涩,质感粗糙,非遇大灾缺粮,人们一般难以将其当做主食食用,但其产量高、易储存,在家禽驯养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至今仍是北方农民饲养家禽的主要饲料之一。

小麦的种植范围与中华民族的开疆拓土同步延展,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由北到南的发展历程,小麦最早的考古遗迹出现在西北,商周时期,小麦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到了汉代,又大面积向南进行了推广,至盛唐时期,小麦在江南华南等地成为了餐桌上的贵宾。可以说,小麦在中国的种植发展史,就是华夏民族成长壮大的历史。

汉政权进入之前,川滇黔地区统称西南夷,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在汉族政权进入前,“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此皆耕田,有邑聚”,由此可见,西南夷部分地区的农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开发。

随着汉族政权的逐步进入,汉族移民逐渐与西南夷各少数民族和谐共生,先进的农耕文化与先进的生产工具在这片深山之中得到广泛的发展,高粱与小麦开始在西南地区得以生衍,与农耕文化密切的水源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历史上著名的水西政权的以水为根,以农为魂,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高粱与小麦的生长特性注定了其在贵州的深度繁育,从海拔300米的东北部到海拔2000多米的西北部都出现了大面积的种植,种植历史延续至今,即便人们以大米为主食,但在农业生产中依然普遍有“大季大米、小季小麦”两季种植模式。

贵州这片美丽的多彩之地,以深邃的内涵与博大的胸怀接纳了高粱与小麦的繁育,红色高粱与黄色的小麦更以巧妙的方式回馈了这片美丽的深山。几千的历史洪流之中,它们融于山与水之间,不经意间流淌出一股涓涓细流,沿着赤水河谷一路向前,沿途散播着醇香与甘甜!

储存文化

岁月流淌中,赤水河从远古走向了未来;

时光飞逝中,留下的往往只有时代的背影和美酒的芳香;

于是乎,人们留下了深入浅出的谚语——“酒是陈的香”!

酱香型白酒更是将储存的作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经过一年生产周期生产出来的酱香型白酒并不是立即装瓶售卖,而是要在专业的存储环境中,存放三年以上,通过时间的沉淀,挥发不利因子,产生有利因素,再行进行勾调。

酱香型白酒的陈酿必须要在陶坛中才能实现,因为陶坛的透气性好,空气中的氧气能进入坛内,与酒产生微氧循环,加速酒的酯化、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有效排除醛类、硫化物等物质,辛辣味减少,增加酒的芳香,陈酿过程总甲醇等有害物质被有效挥发,酒体变得醇和,空气与酒通过陶坛融合,产生陈年老香。

经过三年以上的陈酿过程后,酱香型白酒才能进入沟调过程,酱酒的勾调必须坚持“酒勾酒”的原则,即用存放时间更久的老酒来进行勾调,勾调过程不能添加其他任何附加物质,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香味均是通过陈酿过程产生。

以茅台酒为例,酱香型白酒的良心厂家都是用优质高粱和小麦,纯粮酿造。茅台镇周边的红缨高粱虽然产量低,但质量比其他产区的高粱好很多,非常有利于酱香型白酒的酿造。适宜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优质的农作物,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

【免责声明】

葡萄酒网发布的信息、文章等,如发现有涉嫌侵权问题,请联系hr@putaojiu.com,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