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1555312947

西多会和勃艮第葡萄酒

2019-04-15 15:22:27 来源: 葡萄酒网
我也有文章要分享 立即发布
摘要

勃艮第地处内陆,贸易的便利程度远不及港口城市,但是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里,勃艮第葡萄酒随着修道院的兴起而焕发了勃勃生机。修道院是隶属于教会又独立于教会的宗教机构,修道院的主体是僧侣,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和尚。在中世纪,西多会有遍及欧洲的几千座修道院,葡萄园也随之迅猛发展,勃艮第葡萄酒的最大功臣正是西多会的僧侣们。

来源

葡萄酒网
郭明浩 Charles

投稿

我要投稿

勃艮第地处内陆,贸易的便利程度远不及港口城市,但是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里,勃艮第葡萄酒随着修道院的兴起而焕发了勃勃生机。修道院是隶属于教会又独立于教会的宗教机构,修道院的主体是僧侣,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和尚。在中世纪,西多会有遍及欧洲的几千座修道院,葡萄园也随之迅猛发展,勃艮第葡萄酒的最大功臣正是西多会的僧侣们。

西多会由圣·罗伯特(Saint Robert)创立于1098年,他原是本笃会的一名修道士,由于看不惯修道院里日渐腐败和安逸荒淫的生活,他带领了一批教徒去往勃艮第另立山头。西多会(Cistercians)的名字来源于“cistel”,是芦苇沼泽地的意思,选择这样的地方并非为了自找苦吃,清修也得解决温饱,有水才能生存,所以修道士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扎根,再者,修道士不吃荤,但是可以吃鱼,有水才好建鱼塘。

西多会的僧侣与东方的和尚有很大的区别,东方僧人讲究出世,纵有绝技在身但藏而不露,扫地挑水、劈柴烧饭、打坐诵经,一心向佛等待下一个轮回。西方的僧侣很世俗化,西多会修道士不但会养鱼种地,还会采矿、炼盐,种葡萄酿酒是他们多项技能当中的一个。西多会的修道士勤劳能干,再加上长期勤俭持家,自给自足后逐渐有了盈余,他们开始卖羊毛、葡萄酒、粮食、盐等等,修道士们开始赚钱了。西多会的资产和势力不断增长,主导了整个勃艮第地区的经济和贸易,他们的财产越来越多,成为了当地最大的地主,田产多得管不过来,便开始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来源显然只能是穷苦农民,他们来给修道院当俗家弟子,不过打工者与雇主的吃住完全两样。在衣着打扮上也能分出层次,西多会的僧侣被称为“白衣修士”,穿的是灰白袍子,俗家僧侣只能穿棕色袍子;俗家僧侣不剃发,修道士有固定的头型,头顶是秃的,留着后脑勺以下的头发和络腮胡子。大家可以参考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主演的电影《玫瑰的名字》中修道士的服饰发型,片中他的徒弟就是一个不剃发的俗家僧侣。

西多会不仅有权有势,修道院也是唯一的文化中心,中世纪的文化传承也靠修道士,但是只有高级别的神职人员才能接触书籍,老百姓乃至俗家僧侣没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现代印刷术出现在欧洲是15世纪的事了,中世纪的文化传承主要靠羊皮书,一本书要用多达上百张的羊皮。有钱人才有可能做羊皮书,所以这个事只有西多会能做。羊皮书是有缺陷的,时间长了会干燥坏掉,所以需要不停抄写,修道院里的抄写员专职抄书,其实抄写员未必识字,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在抄什么,所以经常错误百出。羊皮书的保存也很讲究,封面通常是大木板,保存的时候要放倒,一本压着一本,这样才能保持羊皮的伸展性,长时间的站立会使羊皮收缩干燥,书就毁掉了。

1

羊皮书的制作

在一开始,修道士对种葡萄酿酒并没太大兴趣,后来发现葡萄酒是刚性需求,深受南来北往的商客和贵族们喜爱,西多会被赠予的地产又大都附带着葡萄园,因此西多会逐渐介入其中,葡萄酒也成了西多会的重要经济来源。西多会的重大贡献在于将葡萄酒世俗化,葡萄酒从宗教神学的精神饮品转为了世俗产品,这一转变让勃艮第葡萄酒在中世纪里空前繁荣。

十字军东征开始以后,贵族、平民、骑士忙于去耶路撒冷抢劫,家里的财产纷纷抵押或捐赠给了教会,大量的财产落入了修道院之手。随着财富的迅速增加,修道院变成了好单位,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进去,当一座修道院人满为患时必须分流,满60人则分出12人另建分院。以法国勃艮第为中心,西多会逐渐拓展到周边的西班牙、意大利、神圣罗马帝国、瑞士、匈牙利、奥地利乃至波兰和斯洛文尼亚,北边则覆盖了挪威、瑞典甚至低地国家,还有英吉利海峡对面的英格兰和爱尔兰,南边到达了北非和巴勒斯坦,上千座修道院遍布欧洲各地,西多会所到之处无不出产葡萄酒。今天的很多修道院都曾是西多会的分支,比如德国埃伯巴赫修道院(Eberbach Abbey),曾是西多会在莱茵地区的总部,标志性的石头围墙很是雄伟壮观,修道士将葡萄带到这里,给莱茵地区打下了葡萄酒基础,这个修道院也是电影《玫瑰的名字》的拍摄地。瑞士的拉沃(Lavaux)梯田葡萄园是世界文化遗产,紧挨着日内瓦湖,站在梯田葡萄园里可以看见远处阿尔卑斯山的雪景,这一层层的梯田葡萄园也是由西多会修道士建起来的。

2

瑞士拉沃产区的梯田葡萄园

可以说,整个欧洲的葡萄酒发展都得益于西多会,修道院发展到哪里,葡萄酒也跟着发展到哪里,不论男女修道士都种葡萄酿酒,遍布欧洲的西多会修道院,把葡萄酒的发展推向了顶峰。作为西多会源起的地方,勃艮第出产着中世纪里最为知名的葡萄酒,修道士花了大量精力研究葡萄种植和酿造,他们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酿酒专家。

3

阿尔卑斯山、日内瓦湖和葡萄园融为一体

4

瑞士的主栽品种莎斯拉(Chasselas)

修道士真的是酿酒专家吗

虽然修道院内部有三六九等之分,但比起平头老百姓,修道士可算是精英阶层。葡萄酒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全部控制在修道院手中,他们在葡萄酒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若要真的以为修道士都是酿酒专家,那就错了。

修道士从来没有认识到品种的重要性,甚至连红、白葡萄都不分开栽培,而且修道士们注重数量远远胜过质量,产量高的地块会被认作风水宝地,而产量低的地块就不受待见,这与今天的理念恰恰相反。葡萄一变甜他们就一股脑地采收,其实并没有充分成熟,酿出的酒酸涩难以下咽;酿酒过程也很粗糙,葡萄被扔进大槽里脚踩一通,接着暴露在空中自然发酵;为了让口感变得更好,蜂蜜、植物、香料都被用来掩盖葡萄酒的缺陷;葡萄酒的储存也并不受重视,空气中的细菌很要命,酒放着放着就酸了,因此刚发酵结束的葡萄酒最值钱,到了春天酒的价格就会打折扣,夏天的葡萄酒基本没人要,因为已经变醋了。修道士们尝试过用各种东西来解决防腐问题,比如盐、蛋壳、沙子、铅等等,遗憾的是这些方法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硫黄灭菌防腐的方法。

因时代所限,修道士们的知识和技术并未登峰造极,他们酿的葡萄酒也并非完美,但葡萄酒是那个黑暗年代唯一可靠的饮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可靠的药品,在中世纪里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存机会,这是潜心酿酒的修道士们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西多会对于葡萄园的建设规划是留给现代人最大的一笔财富。

【免责声明】

葡萄酒网发布的信息、文章等,如发现有涉嫌侵权问题,请联系hr@putaojiu.com,我们将尽快处理。
点击快速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