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在历史的变迁中,中国的酿酒业分支成流,产生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反映地方风情的名酒,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都造就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名酒古国。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白酒的别名以及制法原理。

中国白酒的别名
白酒,亦称烧酒、高粱酒、白干酒。称白酒,是因为其酒无色;称高粱酒,是因为其主要原料为高粱;称白干酒,是因为不掺水;称烧酒,是因为制酒过程要将被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而出。新中国成立后,用白酒这一名称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烧酒"或"高梁酒"等名称。
中国白酒的制法原理
传统白酒生产是固态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气体包埋在固态酒醅空穴中以及溶解在原材料的吸附水中,由于酵母菌在高浓度酒精下受抑制,液体中的酒精浓度一般不会超过20%。
酒精成分由于具有挥发性,可以采用蒸馏器集中回收。酒液及酒醅中的不同物质,其挥发性不同,酒精(乙醇)是易挥发成分容易被蒸馏出来,蒸馏出来的酒汽中酒精含量较高,酒汽经冷凝,收集,就成为浓度约为65-70%v/v的蒸馏酒。
据考古学家介绍,在近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制品中发现了特殊的酿酒器皿,说明我国在原始社会酿酒已经非常盛行。夏商以后,饮酒用具越来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说明当时饮酒确实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