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摇晃红酒杯,待其静止后可以观察到酒杯的内壁上会残留一些酒液,而这些酒液则被称作是挂杯现象。一般在品酒的时候,都会看到挂杯现象,那么为什么葡萄酒会产生挂杯现象,挂杯能反映出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认识葡萄酒的挂杯现象。葡萄酒挂杯是什么意思?请在下文找出答案吧!

挂杯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想要知道挂杯现象是如何产生的,首先你要理解关于表面张力的一个概念。表面张力是指液体分子总在拉扯附近的液体分子,但这种拉力的大小取决于液体自身,有些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大,而另外一些液体的表面张力较小。
一个简单的实验是将一杯水倒入盘中,然后在这盘水的表面撒些胡椒粉。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只有水,所以表面张力在四处都一样,每一粒胡椒粉都受到表面张力的拉力且所有方向上的拉力都相等,所以胡椒粉不会移动。不过如果用一根木签沾一点洗衣液,而洗衣液比水的张力要小,然后将木签沾一下水面的中心,胡椒粉粒就会四散开来。这正是因为表面张力的差别,处于边缘的水对胡椒粉的拉力要强于处于中间的洗衣液。
那这与酒有何关系呢?我们知道酒主要是由水与酒精组成的,而且酒精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很容易挥发。酒精在擦拭在物体表面后会立即挥发。若你轻旋酒杯将酒挂到杯壁上,你一开始也许以为这些酒会沿着杯壁流回来,但如果你仔细观察酒精在顶部最薄的地方挥发得最快,这意味着相比其它部位的酒,处于顶部的酒有较低的酒精浓度,所以那里会有更大的表面张力。如前文中胡椒粉的例子一样,这个表面张力的差异会将酒牵引上去。表面张力的差异会将酒牵引上去,但酒被拉上去后无处可走,所以酒会在此聚积,直到重力足以将其拉回下方。由于杯面是二维的,情形自然略为复杂,但基本的原理是一样的。酒被拉上去而形成的薄膜是肉眼难以察觉的,然后因为无处可去,酒液会在杯壁内形成一条线,这条线会出现很多酒滴,而非仅仅一滴,好比那刷在墙上的油漆往下滑落,但不同于只滑落一次的油漆,酒会不断地牵引回顶部,所以酒泪会反复地形成。
一般来说,挂杯现象比较明显的酒,其酒精、糖分的含量也相对较高,但这也不能作为判断葡萄酒质量好坏的一个参考依据,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会有挂杯,但是挂杯有长有短,挂杯厚且长说明该葡萄酒酒精浓度高、含糖量也高,反之亦然。
归根结底,我们可以通过挂杯现象来判断葡萄酒的口感,但是不能判断出酒质的好坏,所以我们在摇晃酒杯来观察挂杯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的品酒,以免浪费时间让酒香白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