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尚男爵和碧尚女爵来源与同一家酒庄碧尚酒庄,后来因为某些原因,碧尚酒庄老庄主不得不将酒庄分为两家传与子女,这就是碧尚男爵和碧尚女爵酒庄。

在17世纪之前,碧尚男爵城堡(Château Pichon-Longueville Baron)和碧尚女爵城堡(Château Pichon-Longueville-Comtesse-de-Lalande)的园地并非葡萄园,只是一片树林,园地的名称也非现有名称,后来园地由Longueville家族拥有,1646年Baron de Longueville男爵的独生女嫁给Bernard de Pichon,该园地成为她的嫁妆,因此园地的名称就有了两个家族的姓氏Pichon Longueville。
1694年他们的儿子Jacgues de Pichon与波尔多商人、Rauzan酒庄老板的女儿联婚,波雅克村的一些地块作为嫁妆并入了碧尚园地。因为有岳父大人的鼎力支持,Jacgues de Pichon开始在园地上种植葡萄树,将碧尚酒庄逐步建成一个有份量的酒庄。
一则法令,一分为二
Joseph de Pichon Longueville男爵是碧尚酒庄的最后一任管理者。当时法国人的平均寿命为40岁,但是Joseph男爵活到了90岁,他因此认为这是源于他家的酒好,每天喝一杯可以长寿。他不但长寿,还儿女成群,有2个儿子、3个女儿。
Joseph在世时《拿破仑法典》颁布,法典规定儿女同样享有的继承权。Joseph将酒庄较好的五分之二财产分给2位儿子,其中包括园地和酿酒设备,剩下的则分给3位女儿。而这两个部分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碧尚男爵古城堡和碧尚女爵城堡。
说起来,Joseph确实偏心,庄园五分之二的那一份中其实还包括他已故之子Louis的份额,统一都归到了儿子Raoul的名下,同时Raoul也继承了父亲的男爵爵位。Raoul拆除了庄园原来的老宅邸,并于1851年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巫婆帽式的塔楼成为了最典型的特征。
因为两家庄园在分开后的多年仍以同一个身份进行葡萄酒贸易,碧尚男爵堡和碧尚女爵堡均在豪尔的掌管之下,两家酒庄在1855年均获得了二级庄的称号。1933年,由于无人继承,庄园被卖给了Bouteillier家族,从此碧尚家族退出碧尚男爵堡的历史舞台。

重焕新生的碧尚男爵
在布特伊尔家族的管理下,碧尚男爵堡从一系列的霉菌、根瘤蚜、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恢复过来,仍然保持着很高的声誉。但1961年Jean Bouteillier的去世则成为庄园衰落的标志。在20世纪70到80年代间,碧尚男爵堡在酒质方面无法达到二级庄标准。1987年,安盛集团参股买下庄园,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实现了男爵堡彻头彻尾的复兴,稳固了其“天下第二”的列级地位,足以挑战碧尚女爵堡,这在以前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如今,雄伟的碧尚男爵堡由Christian Seely掌管,酿出了一系列令人折服的美酒,庄园的声誉已经得到了完全恢复,现已稳占梅多克产区顶尖地位,并以“酒裙深邃、香气高贵和质感稠密”的特点闻名于世。法国葡萄酒界的米其林——《RVF法国葡萄酒绿指南》亦将男爵堡从二星升至三星酒庄,并评为2016年波尔多地区唯一“心动之选”,以表彰Christian Seely及其团队十余年来无可挑剔的严谨工作。

碧尚女爵堡的前世今生
1860年,Marie-Laure-Virginie直接掌管起了碧尚女爵堡。她在1818年嫁给了Henri de Lalande伯爵,并因此获得了Lalande女爵的头衔,自此女爵堡定名。
随后得几十年,接踵而来的粉孢菌、霉菌病、酒商造假、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都给酒庄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葡萄酒的价格下跌得十分厉害,酒庄收支难以持平,新任继承人不得不将酒庄卖掉。Edouard de Lencquesaing和Louis Miailhe在1925年购买了碧尚女爵堡。
1978年起,Edouard的女儿May Eliane de Lencquesaing接管碧尚女爵堡。她亲自管理家族酒庄,在她的领导下,葡萄园焕发出崭新的风貌。上个世纪80年代,碧尚女爵堡因1982、1986、1989等几款传奇年份佳酿,赢来的“天下第二”的称号,令男爵堡难望其项背。
2007年,为了葡萄园的发展,de Lencquesaing夫人决定将葡萄园转手路易王妃香槟(champagnes Louis Roederer)品牌拥有者Rouzaud家族。此后,碧尚女爵堡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尽管进入21世纪碧尚女爵堡反响不如预期,但近年年份酒在清晰度与直率方面均有所改善,赤霞珠特质也更鲜明,品质更具说服力。
如今,历经160年的风雨飘摇,同根而生的碧尚男爵城堡与碧尚女爵城堡作为二级名庄的地位终于名至实归,碧尚男爵酒体雄伟,堪称典范,为爱酒者窖藏必备;碧尚女爵风格细腻,近年品质连年提升,亦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