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们都很喜欢在酒桌上谈论事情,很多的说法是“都知道醉酒伤身,但这酒必须喝”,迫于无奈也选择喝下。其实在劝酒和被劝酒之间,我们还可以用更好的方法去解决,下面小编要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一、28岁伴娘婚宴上醉酒身亡,新郎新娘担责
9月10日,在海南省文昌市的一场婚礼上,28岁的伴娘杨某一杯接一杯地喝白酒,最后因酒精中毒,导致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窒息身亡。目前相关案情以及赔偿责任正在调查、协商中。
律师表示,婚宴召集者即新郎新娘以及同桌劝酒者均要承担相应责任。

二、 劝酒要适度,出事要担责
律师指出,近年来已经出现多起因为朋友劝酒,造成驾驶人酒后事故而导致纠纷的案件,亲戚朋友之间原本融洽的关系也因为这些纠纷变得非常尴尬。尽管驾驶人作为成年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如果因为劝酒人频繁劝酒,甚至在明知驾驶人已经不胜酒力的情况下仍劝酒不止,导致驾驶人喝醉并最终酿成事故的,劝酒人也要负一定责任。
三、灵活应对劝酒
在一些酒场,一些人总是"花言巧语"千方百计劝酒,此刚刚敬过,又找个话题再敬,只要你不断给其"面子",喝了他"敬"的酒,他还会找更多的理由和借口"敬"。比如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只要感情铁,哪怕胃出血"。
遇这类情况,可采用针锋相对法,如对方说:"只要感情铁,哪怕胃出血"时,你可以反问:"只要感情铁,为啥非要喝出血?"......
在这里小编也想要提醒一下广大酒友,其实喝酒更讲究的是你情我愿,把酒文化当做劝酒的挡箭牌确实不妥。不管同饮的酒友承担多大的责任,酒醉者要明确一条:受到伤害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