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蚝午宴(Jean-Francois de Troy,1735)
葡萄酒,浓缩了历史。一幅画作,也是时代的缩影。回看这幅熟悉的画作,突然有所领悟,画家于方寸之间竟然勾画了一副香槟的变迁史,这幅名画,就是创作于1735年的《生蚝午宴》。
1.气泡酒的处女秀
半空中,飞起一只木塞,众人的目光完全被其吸引,画家的用意何在?其实,这幅画反映的是历史上第一次把气泡酒作为主要题材,算是香槟在历史舞台上的处女秀。在香槟流行之前,带气泡的葡萄酒,连配角都不是——气泡,竟然一直被认为是缺陷。
2.香槟在历史上主要产红酒
香槟集市曾经是欧洲的贸易中心,这里的葡萄酒随着羊毛交易发展起来,但那时候香槟的几乎都是红的,并且,根本不带气泡。气泡,使香槟区的葡萄酒成功转型,人们的认识从“来自香槟的葡萄酒”,过渡到“香槟就是葡萄酒”。画中的香槟呈稻草黄色,贵族们享受着气泡的美妙,与现代的香槟毫无二致。
3.独特的香槟刀开瓶
那时候的香槟封瓶,是由三股细麻绳绕在瓶口,开瓶就要把绳子切断。注意画中左边握着香槟的那个人,喷出的塞子就在他上方,而他的右手,拿了一把刀,那把刀就是开瓶用的——金属丝封瓶的技术是到了19世纪才发明的。
4.唯一用玻璃瓶装的葡萄酒
玻璃瓶有什么特殊吗?当然!要知道,那个时代的葡萄酒都是木桶装,运输和交易都方便,更重要的是方便征税。不过,木桶会损失气泡,没泡的香槟就不是香槟了。1728年,香槟厂闹着离开这个行业,路易十五不得已妥协,所以,香槟成了唯一瓶装销售的葡萄酒,自此开始商业化。第二年,也就是1729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香槟厂。
5.香槟杯不是乳房的形状
坊间传闻,碗状的香槟杯是参照蓬巴杜夫人的乳房发明的,至少,从这幅画里面,还看不出这个说法,显而易见,此时的香槟杯是锥形,还没过渡到碗状呢。或许,仿照路易十六的老婆乳房的可能性更大。
6.碗里为何倒置着酒杯?
如果留心观察,会看到桌上有几个碗,里面有倒置的酒杯,这是为什么呢?当时喝香槟方式是这样的——灌上一大口,然后把杯子倒在碗里,目的很简单,是为把杯中的沉淀倒去,换个干净的杯子继续喝。当时的香槟酒里是有渣的,就是发酵后残留的酵母,而香槟除渣的工艺,到了19世纪初期才发明。
7.生蚝配甜香槟?!
男人打猎、喝香槟、穿丝袜和高跟鞋,是当时最潮的几件事。贵族们满载而归,生蚝散了一地,他们或许谙晓生蚝壮阳催情的作用,因此不好意思请女人来吃——画中除了雕塑,的确都是男人。香槟配生蚝,挺好,但要说这些贵族懂吃,也未必,别忘了,当时的香槟可都是甜的。
8.香槟带来的创作灵感
说到这副画的创作灵感,首先是因为路易十五突发奇想,在凡尔赛宫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房间用作餐厅,画家被任命给这个餐厅装点些气氛。还有什么比欢乐、优雅的香槟更能取悦路易十五和他的情人的呢。于是,画家便呈上这副作品,香槟以这样的方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古到今,还有比这副画更好的香槟广告吗?
9.画家是什么来头?
画家出身土豪,又是个帅哥,女粉丝无数,他的名字叫做“让·弗朗索瓦·德·特鲁瓦”(Jean-Francoisde Troy),是洛可可绘画的代表人物,最擅长刻画宫廷享乐主义,因此成为蓬巴杜夫人的宫廷画师就不足为怪了。
10.画作的最特别之处!
画家将香槟的发展史浓缩在方寸之间,就是为了突出香槟主题,为了这个目的,作者可谓是煞费苦心,所以,这幅画另有最特别之处。请您再仔细看看画中的众多人物,无论贵族还是仆人,无论年纪或是表情,他们的每张脸——竟然都是一模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