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酿造葡萄酒的国家,有法国、美国、意大利、阿根廷、南非、巴西、中国等等。但有一个小国家也是酿造葡萄酒,其国家的文化甚至跟葡萄酒有非常密切的练习,它就是格鲁吉亚,来看看这个来自欧亚大陆的格鲁吉亚的葡萄酒是怎么样的呈现吧。

格鲁吉亚是世界葡萄酒发源地,翻开格鲁吉亚卷轶浩繁的史册,其葡萄酒历史和文化呈现在人们眼前。格鲁吉亚葡萄酒种植和酿酒业起源于公元4000年前,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在格鲁吉亚的不少古堡、皇宫的遗址处都发现了深埋地下的酿酒容器大陶罐和大酒桶。
格鲁吉亚地扼丝绸之路咽喉,连接着亚洲和欧洲,丝绸之路的商旅船队将这里的葡萄品种和美酒佳酿传到了欧洲、亚洲和中东地区。
西欧各国的葡萄酒来源于格鲁吉亚,这在语言学上是有证据可循的。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中葡萄酒一词都是根据格鲁吉亚语来的。至今,西欧和中东一些国家的葡萄品种还保留了它们原有的格鲁吉亚发音。
格鲁吉亚漫山遍野的藤萝葡萄架、饮后齿颊留芳的葡萄酒,使人对这片土地流连忘返。格鲁吉亚的葡萄种类超过100种,是世界上葡萄品种最多的国家,其中适宜酿酒的有40多种。最有名的葡萄酒产地日卡齐特里、萨别拉维、齐兹卡等。尽管格鲁吉亚在历史上数次遭遇侵略者铁蹄的践踏,然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长的葡萄,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不断传承着格鲁吉亚的历史和文化。
法国著名旅行家沙尔登在游记中写道:“没有一个国家像格鲁吉亚一样,生产数量如此之多、质量如此上乘的葡萄酒。”
古希腊游者毫不掩饰对格鲁吉亚人的嫉妒:“他们不松土、不锄地、更不祈祷,上天却把如此优良的葡萄赐予他们。”
格鲁吉亚历史文化与葡萄酒有怎样的不解之缘呢?
公元4世纪,基督教成为格鲁吉亚的国教。传说尼诺在格鲁吉亚传教时,她手持的就是用葡萄藤的嫩枝做的十字架。在格鲁吉亚的宗教仪式中,葡萄酒是贯穿始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具。至今,富丽堂皇的教堂内部装饰中,处处可以看见葡萄藤的图案。就连格鲁吉亚的文字,也是从藤萝的弯曲缠绕中吸取了灵感。
殷红如血的葡萄酒之于格鲁吉亚人,绝对不只是普通的佐餐品,而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的发展,记载了民族的心路历程、代表了他们的人生哲学。没有一个民族像格鲁吉亚人那样,献给葡萄和葡萄酒如此众多的诗篇、悠扬的教会歌曲和舞蹈。
据说,两个格鲁吉亚农夫见面寒暄,首先谈的是自家的葡萄,然后才是女人孩子和其他家事。对他们来说,最牵肠挂肚的永远是葡萄酒。我借用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一句诗词,贴切地形容格鲁吉亚人的葡萄酒情结:“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尽日饮不足……”
格鲁吉亚人生性善饮、热情好客。传说中,上帝要把世界上的土地分给人类。格鲁吉亚人因为贪杯而迟到了,所有的土地都分割殆尽。豁达乐观的格鲁吉亚人没有失望,他们邀请上帝和其他的人一起喝酒,为上帝祝福。上帝被他们感动,将原本留给自己的那片最好的土地馈赠给他们,上帝好不吝啬地把自己的后花园赐给了格鲁吉亚人,他们有如神助,一代代地将葡萄酒文化传承下来。
格鲁吉亚文化与葡萄酒的不解之缘很长很多,而要了解一个国家的葡萄酒好不好,直接品尝才是关键。如果你压根就没有喝到过格鲁吉亚葡萄酒的味道,就根本不知道它是好喝还是不好喝,也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样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