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遇到的三位,一个来自墨西哥,一个来自巴黎,一个来自美国,看似没什么交集的三个人,却有着同样的人生选择:把生活留给葡萄园。这一切,都要从神奇的葡萄开始说起,或许延绵到天边的葡萄园真的有魔力,让人心甘情愿地就押宝似地押上一切,听着虽然有点冒险,但谁知道呢,没准儿一不小心就收获了满筐幸福的葡萄人生。
墨西哥公子练手的葡萄园

说Alfredo Ruiz Sanchez是墨西哥的高干子弟一点儿都不过分。上世纪70年代,还不满10岁的Alfredo就已经跟着外交官爷爷到中国旅行,一听说我们是从中国来的,就高兴地要拿出家里珍藏的几张和当时重要领导人的合影。长大后的Alfredo当过墨西哥驻法国的领事,离开政府部门后,和朋友合伙开了个律师事务所。直到有一天邂逅了Chteau Fonchereau的前主人Ninot-Pustry家族的负责人,凭着自己对法国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葡萄酒的热爱,这位昔日的大律师义无返顾地买下酒庄,举家搬来了波尔多,那是2006年1月。生活绝对法派的Alfredo除了自己在法国有过工作经历外,儿女在墨西哥上的一直都是法国学校,所以迁到波尔多并没有Identity的困扰,有时候还能为自己在这个地区是唯一一个拉美国家的葡萄园庄主感到暗自得意。
我们到的前几天,波尔多一直阴霾有雨,Alfredo心疼地看着积水的葡萄地,眉头紧锁连声说怎么办。我们才发现这哥们对葡萄种植完全还是处于入门级,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信心满满地要当一个葡萄酒外交家。因为他有一个既能干又让人放心的酿酒师Patrick,有关葡萄的一切都交他吧。而Alfredo有自己擅长的事情要做,凭借多年的外交经验和广泛的人脉,现在每年都有超过三分之一产量的葡萄酒被出口到墨西哥。对于一个才接手两年的酒庄来说,已经是很好的成绩,更何况,赚钱固然重要,但对Alfredo却并非是必要的事。能够一早起来,打开窗看到朝气蓬勃的葡萄园感受阳光;忙完了一天,在16世纪就存在了的酒庄的餐厅里,坐在起码有一个世纪年龄、破旧斑驳却充满历史感的牛皮椅上慢慢享用晚餐;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在世外桃源般的葡萄园里健康成长,远离世事纷争,才是他享受并乐在其中的一世梦想。
上门女婿的波尔多日不落
青年才俊的Henrique原本是巴黎一间银行的普通职员,他的太太Angélique则在老佛爷百货上班,貌似与一般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但你可能不知道,女孩的父亲正是近些年来波尔多最负争议的新派名酒Chteau Pavie的主人Gérard Perse。
Chteau Pavie可以算是Saint-Emilion地区最古老的葡萄庄园了,早在4世纪就开始了葡萄种植。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大小收购、转让、分割、兼并,最终于1885年在波尔多红酒商Ferdinand Bouffard的收购重组下,正式命名为“Chteau Pavie”。
别看Gérard Perse原是摆摊卖水果蔬菜的小商人,却有着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多年的努力奋斗让他拥有了自己的超市,扩展到一定的规模。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这样的人生若是再继续也没有什么精彩,出于对葡萄酒的热爱,1998年在波尔多一口气就买下了5个名庄,并大刀阔斧和不计成本地对Chteau Pavie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创造了“左岸有Lafite,右岸有Pavie”的口碑神话。
有这样的岳父,Henrique自然乐得做个上门女婿,现在他和太太都辞了在巴黎的工作,住在小镇上帮年老的父母照顾打理葡萄园。古老的种植历史让Pavie的酒有了很厚的根基,在思想开放的经营者的手里,又多了一份个性与生机,也就难怪深得Robert Parker的欢心,在1998年易主后,就连年给出高分。但红绿各有所爱,让Robert Parker赞赏不已的,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欢,英国著名酒评家Jancis Robinson就对此酒表示严重不满,每年Robert Parker和Jancis Robinson对Pavie酒评的笔战已经成为业内的焦点,Chteau Pavie也在这样的争议中日渐出名。
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激烈的唇枪舌战,在Chteau Pavie只有一如既往的宁静和大气。得自岳父母的真传,Henrique也多了份气定神闲,被问及波尔多近日多雨对葡萄的影响时,见不到他脸上有前一天遇见的墨西哥人Alfredo的紧张,看着自家排水性能良好的砂砾地,毫不惊慌地说:“没事,这点雨不要紧。”
Chteau Pavie的矮山坡是东西走向,种满了葡萄树,阳光一照,翠绿色的葡萄叶泛出柔和的淡金光。Henrique站在山下的葡萄园里,遥望着满山满谷的葡萄树,沉浸在无比的欢跃中:“你看,太阳出来,正好照着我家葡萄园的东边,太阳下山,正好是我们的西边,这真是日不落呢!”是啊,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纷呈,但怎比日不落来得逍遥自在!
天边外,我用一个镇来种葡萄
因为对Lynch-Bages的红酒有很深的个人情感,所以对去酒庄的参观就格外期待。当车子七弯八绕进入连个人影都见不着的小镇,我们讨论着在这儿能拍惊悚故事片的时候,车一拐,立刻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做转角遇到爱。所有人连连惊叹这个庄园美得不真实,不像是这个世界上的存在。
现在的主人Jean-Michel Cazes虽然是当地人,却在美国生活多年,年轻时在那读书,之后又在一家著名的电脑公司任职。曾一度认为会在美国定居的Jean-Michel回到Pauillac,一半出于家族继承,一半是因为对童年时代在葡萄园里成长经历的怀念。
Cazes家族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从山区移居到了波尔多,1937年在Pauillac买下Chteau Lynch-Bages,靠着兢兢业业的态度和杰出酿酒师Jean-Charles的丰富经验,Lynch-Bages逐渐跻身于Pauillac顶级名庄之列。Jean-Charles去世后,庄园由André Cazes接管,他便是Jean-Michel Cazes的父亲。老爹除了保持了庄园的不断发展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政治生活,担任过多届Pauillac的市长,至今Cazes家族仍与波尔多政府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如今年事已高的André把庄园主的位置让给了儿子,而思乡心切的Jean-Michel从美国回来后,更是把这个天外小镇上的大小店全都收购。餐厅是自家的,咖啡馆是自家的,面包店是自家的,杂货铺是自家的,当然还有葡萄园!简直和把整个镇买下来没什么区别。
Chteau Lynch-Bages以种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主,秀丽梦幻的庄园自然出产品质不俗的葡萄。在参观酒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里传统与新潮和平共处相安无事。既保留着用地区最古老的大橡木桶来发酵葡萄,也有着全程电脑控温的不锈钢发酵容器,在古朴有历史感的贮酒室里又挂满了用色鲜艳构图夸张的现代油画。酿酒师坚持不用化学品而是用传统的新鲜鸡蛋白作为澄清剂,处处见心思。所以在这样坚持和时尚的平衡中,才有了这一瓶酒体饱满极具Pauillac地区风格的好酒,也难怪国泰航空头等舱的专用酒在20多年前就非它莫属。
守着一个镇的葡萄,这份来自家族的使命让承诺更多了些责任感,但是已满头银发的Jean-Michel Cazes却像是为了童年的梦。他说:“作为一个世代传承的葡萄人,不管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什么,最后还是要回归葡萄园才能找到踏实的人生”。
结尾
三个人的故事说完了,那么我们呢?或许有一天,我、你、他、她会为了挚爱的葡萄酒,把剩余的人生交付给某一个葡萄园,没有什么不可能,起码现在,我们可以先来做一场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