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顾明均先生后我爱上了葡萄酒,但我认识顾明均先生却并非因为葡萄酒,而是一件业务往来。第一次见面是在深圳福田区的一间餐厅,那时,我故乡的母校因为搬迁新址,校园林木花草稀疏零落,既为“书院”,蓊郁的花草林木才显示出欣欣向荣。母校曾经希望我有机会“化缘”一点资金给校址“披红挂绿”。
那次席间,我们谈完业务,我试探性地向顾明均先生说起了母校需要绿化的事,希望顾先生能够捐献一点善款为母校栽花种草。开始顾先生一语不发,只是静听,后来他又问了很多关于我母校的情况。我告诉他我的母校所在的贵州省雷山县是全国有名的苗疆腹地,风景秀丽而民风淳朴,但也是全国最贫困落后的县份之一,关于我的母校,我告诉他还有学生的校舍等需要解决的困难。最后顾先生直接主动问我,“需要多少资金?”我答:“整个绿化大概要十万元左右。”顾先生望着身边同来的李仕源老总笑笑:“如果只捐十万八万我们就不掺和了。”那一刻我已经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母校将来获得他的捐助恐怕会超出预料了。
“有时间我亲自去你老家的学校看看。”顾先生放话。
认识以后,我和顾明均先生的聚会就多了起来。几乎每次相聚,他都会从香港带来两三瓶葡萄酒共饮。后来才知道,顾先生带来的葡萄酒大都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纳帕谷的上等美酒,动则几千上万元一支,作为我而言,喝那样的酒无异于暴殄天物,实在愧对异国的刘伶们。
一次顾先生带的酒没喝完,就送了一支给我,酒产自美国加州纳帕谷的摩根•奇利酒庄。酒名很怪,叫“一百英亩”。那支酒绝对属于上等车库酒,大凡爱好红酒的人都知道,车库酒一般具有三种特征,一是产量极少,一般年产不超过五千瓶。酿酒的酒庄也很小,小的象车库一样。二是酒的价格极高,出厂价最少也是一两百美元一瓶。三是口感一定浓郁强劲,单宁充足,以便于让酒得到长时间保存,也有利于投机客在价格上的炒作,让一瓶酒在十年二十年内仍然可以推上拍卖桌。

顾明均先生送我的“一百英亩”美酒。
顾先生给我的这支“一百英亩”车库酒,容量为1500毫升,相当于一般750毫升容量的两支。酒被包装在用北美洲松木制成的盒子内,记得启开盒子费了很大的劲,原因是那八粒铁钉特别细长,每枚竟有一寸半左右,相当于大半支普通香烟的长度。出了一身汗好不容易打开木盒,松木的香味扑鼻而来,赫然看到木盖板背面用烙烫的方法记述一个故事:“这里讲述的是一个男人的故事,他意志坚定,乐观向上,总是在不停的奋斗,在特洛伊被攻陷后,他到世界各地游历。他曾经与死亡搏斗,并尽力将他的朋友带回他们的家园。他阅尽人间万象,磨砺了自己的意志,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但是最后,他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也没能拯救他的伙伴,因为……”。
故事没有说完,美酒却静静地躺在木盒里的,黑色的酒瓶典雅而高贵。瓶身上并不象一般红葡萄酒那样粘贴着纸质的酒标,而是直接在玻璃上雕刻出上述木板上的那段故事。
我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瓶有“葡萄酒教父”之称的罗伯特•派克曾经给与过高达九十五分的美酒。而有一句经典的话恐怕每个爱酒的人都知道:“派克给九十分以上的酒你买不到,给九十分以下的酒你卖不掉”。那支酒的空瓶子被我保存起来。每当我看着瓶子,仿佛感到它仿佛在诉说加州那座庄园的故事,也在回忆我与顾明均先生认识的过程。
2002年8月下旬,顾明均先生履行诺言,带着夫人和一班人马飞向贵阳,他要去雷山考察民族中学的情况。临行前他规定了一条重要的“纪律”,除了必要的程序联系,不准和当地领导及所有媒体透露此行消息。行事之低调让人敬佩。
一下飞机就顾先生就被贵州清新的山水和空气所感动,情绪自然有点兴奋。当晚由我在贵阳铁路分局的朋友吴建生在龙洞堡附近的鼎罐城招待,美味的苗家酸汤鱼和苗族姑娘用动听苗歌邀劝的牛角酒,让顾先生喝的大醉。第二天从贵阳到凯里又到雷山,弯曲颠簸的贵州山路让他一路呕吐,要知道,顾先生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不顾旅途劳顿和醉酒后的难受,一到雷山,就马上到民族中学召开会议,听取中学方面的情况汇报,就在会上,他决定捐资220万元人民币给雷山民族中学,用于民族中学的学生公寓楼建设,多媒体建设及校园绿化建设。说到这里顺便提及的是,雷山民族中学历史以来都没有像样的学生宿舍,而来自县城周围四乡八寨的学生们,要不在县城分散租房住,要不就是每天从寨子走上个十里八里的路到县城上课。雨雪凌冻,刮风打雷,学子们为了求学苦不堪言,不仅学生辛苦,校方的管理也很麻烦。顾先生的捐建学生公寓楼后,完全解决了历史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之后的一两年内,顾明均先生以南太集团的名义给雷山民族中学的捐款多达330万。其中学生公寓大楼可以解决1400多学生的住宿。
要办的事办完了,顾先生一行在雷山民族中学陆志权校长的陪同下,在雷山县城周围的苗寨转悠,苗寨的青山绿水和古朴之风让顾先生们一路感叹陶醉,他风尘仆仆,如一位明月清风的侠客,毫无大富豪的派头,在苗家吊脚楼低矮的板凳上,他大碗地喝着苗家的米酒,品味没有任何污染的雷公山高山茶,吃着苗岭田边地角的野菜……在边远而落后的苗寨,顾明均先生处处显露了他“上与王公共坐,下与贫民同榻”的洒脱品格。
离开雷山时,顾明均先生又做出了一个让每一个人想都没有想到的决定。那就是他认为贵州经济暂时还比较落后,是个锻炼人的地方,他要把在台北的孩子送到贵州大学读书!这个决定看似突兀,其实于顾明均先生而言十分自然,他多次说过,孩子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不能太舒适。他多次说过,本人的资产就要捐献给社会而不会留给后代。
在雷山方面的联系和安排下,一个月以后,顾先生的孩子来到了位于贵阳郊区花溪的贵州大学读书。
就是这样一个血管里流淌着华夏情结的赤子,他走遍世界,见过王公贵胄,遍尝美食美酒,却对边远的苗寨充满了慈爱之心,倾注了大爱之情。难以想象,吃惯了鲍鱼鱼翅,喝惯了异国美酒的顾先生,故乡的苗家酸汤鱼和米酒竟能让他感到津津有味。
说起异国的葡萄酒,顾明均先生高深的造诣和认知恐怕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尽管像在慈善事业上一样他在葡萄酒方面也十分低调。在加拿大温哥华市西区自己的别墅里,顾先生收藏的世界美酒的数量多得令人难以置信。至于一共有多少箱多少瓶,每逢我问到这个问题,一贯低调的顾先生总是笑而不答。可以肯定的是,那些美酒中,绝对有勃艮地的“罗曼尼•康帝”、“塔希”、“李其堡”到波尔多的“里鹏”、“柏图斯”和左岸人们耳熟能详的“拉斐”、“拉图”、“奥比昂”、“木桐”、“玛哥”等五大庄。至于加州纳帕谷和索罗马谷的“啸鹰”、“格里斯家族园”、“作品一号”、“哈兰园”、“鹿跃23号”、“利吉园”、“蒙大维精选”等一系列在世界葡萄酒坛呈放耀眼光芒的美酒,更加都被顾明均先生悉数收入窖中。上述提到的这一系列美国加州名酒名震世界酒坛,俗气一点讲,以人民币计这些酒每支最少两三千,贵则高达每支一两万元。相对而言,顾先生恐怕对美国加州的葡萄酒更为偏爱一些,除了个人的口感偏爱外,我猜度这可能与他在美洲生活及纳帕谷的葡萄酒慈善竞拍有关。这些年来,几乎每年的纳帕谷葡萄酒慈善竞拍会上,顾先生不仅是尊贵的座上客,而且还是有力的竞拍家。顾名思义,葡萄酒慈善拍卖会的收入所得全部会捐献给世界的慈善事业,包括为第三世界的孩子们治疗兔唇及眼疾齿疾等。以顾明均先生这样著名的慈善家,位列拍卖竞争者之列是不会让人感到意外的。
顾明均的慈善活动遍布世界,第三世界儿童的齿、兔唇修复,捐建儿童医院等。他多次从香港过深圳来和我商议,想联合加拿大医疗界和慈善界的朋友在我的故乡雷山或凯里捐建一座现代化的儿童医院,为贵州的少数民族孩子们提供慈善服务,我也曾与故乡有关部门的朋友和领导打过招呼,进行了前期的论证。一旦设备进来,需要维修及管理操作,后来反复考虑目前我故乡的英文水准实在满足不了这样一座医院(先进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这个项目只好转而到传统使用英语的国家印度或巴基斯坦去了。我为此虽然有点遗憾,但还是被顾先生这种动议和爱心深深打动。就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顾明均控告香港《苹果日报》及专栏作家的诽谤案告一段落,他接受对方60万元赔偿,赔偿金悉数转赠福幼基金会,用以赈济四川灾区人民。
至于顾明均先生在世界范围内到底捐献了多少善款,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统计,在网上可以查到这样的资料,2004年3月,他积极捐赠100万美元用于医疗方面工作,2004年9月,捐赠深圳市慈善会助学活动500万元人民币,1999到2004年5月在香港地区捐献了1亿1千多万港币(其中包括捐献浸会大学1亿港元)。顾明均还始终关注着世界各地需要帮助的人,1993年至1998年在加拿大捐献了18万加元,2004年4月在美国捐献22.2万美元。这些统计数字对于淡泊名利的顾明均自然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可以负责地说以上数字对顾明均先生所捐献的数字而言还偏离的太远。例如据我所知他捐献给我故乡母校的善款和赈灾款500多万元就没有统计在内。还有他捐献给深圳大学奖学金及他的母校培正中学的300万元捐款也没有统计在内。
美国加州纳帕谷葡萄酒拍卖会是世界最大的葡萄酒慈善拍卖会,2004年,纳帕葡萄酒拍卖会当年于6月3日至6日在纳帕谷举行。
6月5日下午的竞价拍卖,有近两千人参加,拍卖场里人头攒动,拍卖师的叫卖声随竞价人举牌一浪高过一浪。掀起另一个高潮的是一个亚洲人,尊敬的读者阁下已经知道是谁了,他就是我这篇文章的主人公顾明均先生,他以22万美元竞得啸鹰酒园(Screaming Eagle)的1995、1996和1997三瓶3升装纵向年份酒套装酒。2005年,顾明均先生又以40万美元竞得哈兰酒园东主比尔哈兰(Bill Harlan)拥有的另外一个酒园Bond Estates。
由于经常参加美国加州纳帕谷慈善拍卖会,顾明均先生逐渐认识了众多的加州葡萄酒园主,并与之结下了良好的友谊。有一年顾先生乘坐邮轮环游加勒比海,转悠了很长时间后,邮轮上的名酒好酒例如柏图斯、拉斐等都被他喝完了。靠岸的一些中美洲国家城市又不能补给新酒到船上。他郁闷至极,苦等着邮轮到了旧金山,船还没有靠岸,他就打电话给啸鹰园主,要啸鹰园主带几瓶好酒来。啸鹰园主是一个在酒坛上非常牛叉的人,号称加州“铁娘子”,能够象顾先生如此调动她的想必世所罕见。让人吃惊的是,啸鹰园主不仅自己带着自己的美酒从纳帕谷赶来,还把顾明均先生乘船到旧金山没有酒喝的消息“泄露”了出去,引得一帮纳帕谷其他园主如哈兰、格里斯家族园、罗伯特•蒙大维等也纷纷拎着自己的酒来请顾先生“笑纳”,船还要走,酒还得喝。顾先生索性叫他们全部送到船上,至此在余下的行程里,每天他又可以端一杯美酒逍遥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
对于法国美酒,顾先生也非常有见识。他告诉我,由于传统的关系,法国酒的贵族气肯定是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只是一些国家例如美国的葡萄酒渐呈后来居上的态势,但总体来说法国的葡萄酒在世界上仍然占有不可取代的统治地位。香港是一座世界级的万象之都。据说在世界范围内同等平方米内的城市,香港拥有的劳斯莱斯和奔驰车居首位,而葡萄酒文化香港自然在亚洲也是数一数二的地位。许多世界知名葡萄酒园主每年隔三差五地来到香港推荐他们的葡萄酒,这些“大家伙”来香港多次邀请顾明均先生参加这样既尊贵又特殊的宴会,遗憾的是顾先生很“不给面子”。须知这些园主们来头不小,为多少爱好红酒的人所仰慕而渴望见到一面。他们在香港请客通常只有十到十二席。其中就有顾明均先生,可惜顾先生不为这些葡萄酒的“权贵”所动。多次主动放弃了这种在别人看来难得的机会。特殊的一次是参加了波尔多木桐庄女庄主在香港的邀请晚宴。“那是因为我们在波尔多得到了她热情的接待,这份情要还嘛。”顾先生笑着说。原来,曾经在某年顾先生和几个朋友到过木桐庄,得到了女主人亲自热情接待。众所周知,木桐堡为波尔多五大名庄之一,其酒标每年不同,均请世界著名画家创绘。其中1973年的酒标《酒神祭》就是请毕加索所创作。这个酒庄还善于打造“外向型经济”,创下了一个个成功的国际神话。美国加州的“作品一号”葡萄酒就是此庄老庄主和加州罗伯特•蒙大维酒庄共同远距离嫁接的优生儿,此庄还和智利的同行共同打造了智利数一数二的名牌“活灵魂”,赢得了各国酒友的赞誉。
木桐酒庄位于波尔多梅多克的波亚克区。古时候这里有一个小山丘很适合放羊,故酒庄以“绵羊”( Mouton)命名。在今天“木桐”两字已不单指在这片土地上吃草的羊了,同时也代表着一款世界著名的佳酿。
且说那日顾明均先生和一众朋友来到蜚声环宇的木桐庄,大西洋吹来的微风轻轻掠过葡萄园,一片片绿叶在轻风里舞蹈。现任庄主菲律萍(philippine)女士一袭长袍,端庄典雅,站在庄园门口笑脸相迎。这位来自影剧界——美丽时髦而又极其干练的巾帼人物,给人的印象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在她给顾明均先生等奉献本庄的珍藏美酒前,特别让侍者给每位客人端上一只银色的托盘,盘子里整齐摆放着两只洁白的玫瑰,正当大家诧异为何在餐前上来玫瑰时,女庄主笑着说那是餐前饮甜白酒给大家配用的奶酪,那用奶酪做的玫瑰实在是太逼真了,以至于象顾先生这样走遍江湖的人也难免唏嘘惊讶。正餐所用的红葡萄酒绝对是木桐庄窖藏数十年的美禄,那用赤霞珠、梅乐、小维度及品丽珠诸多品种混酿的液体,具有天鹅绒般的华丽感觉,此酒香味浓郁,酒体丰盈,单宁丰富,加上蕴含着庄园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堪称世间少有。我相信木桐葡萄酒里那红宝石般的色彩,草莓和浆果混合李子与烟草的味道绝对让客人得到了极大的享受。可以想象,那天的晚餐是多么愉快。顾明均先生是性情中人,他怀着感恩之心,把波尔多木桐庄主的情谊带回香江之滨、狮子山下,于是才有了他惟一一次出席外国酒商在香港举行酒宴的故事。
有一篇文章是这样描写顾明均先生的:
“与其说顾明均是个商人,不如讲他更像一个儒士,一个浪迹天涯的侠客,他身上的那种气质,使我怎么也无法同精于计算、锱铢必较的商人连在一起。”
2008年春节前,华南地区遭遇到百年未见的罕见大雪灾。故乡雷山也惨遭厄运,由于路面凌冻,从凯里到雷山的公路通行断绝,雷山成了进不去出不来的“孤岛”。断水断电,一根蜡烛买到十二元钱。县城仅有的三台发电机,一台用在县委县政府用以指挥抗灾,一台为县城居民脱谷打米,一台则用于邮政电讯部门与外界的消息联络。很多耕牛在大雪中被冻死了,很多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了……消息不断从互联网和新华社传来,故乡雷山从来没有这样“出名”。那里有我的亲属朋友,父老乡亲,说我忧心如焚有点夸张,但心系故土却绝对真实。适逢春节将至,南太集团举行春茗晚会,顾明均先生邀我参加。我想正好给他说说雷山遭遇的灾情,看看能否得到他的支持,解决目前部分困难。不巧的是我正患感冒发烧,成天晕头晕脑,但为了给顾明均先生传达雷山的受灾消息,我强撑着开车到宝安参加这个晚会,晚会前的十来分钟,我和顾总及南太总经理李士源先生简单谈了雷山受灾情况,两位先生当时决定以南太集团名义捐献200万元给雷山,解决雷山的灾情困难。谈完上述事情,我感到身体时热时冷,实在撑不住参加南太的晚宴了,只好抱歉向顾总和李总请辞。虽然万分失礼,却也是极其无奈。
冰雪无情人有义。第二天,南太集团的200万元救灾善款马上打到雷山县政府的账号上。
文章写到这里,还没有对顾明均先生具体介绍,其实要介绍顾先生是比较难的。怎么介绍他都感到不完整,资本家、慈善家、旅行家、华夏赤子、酒仙、葡萄酒大鳄……就我所知,顾明均先生曾是深圳南太集团创始人和主席、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现转任南太集团非执行董事。而南太集团在香港和纽约均有上市。2005年2月7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收市钟声由他骄傲地敲响。
但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往来亚洲欧洲美洲和深港两地,步履匆匆。没有人会想到,这样的人竟然在香港都没有自己的住房,多年来他还是租住在一座普通的酒店式公寓里。当珠江三角洲一带乡镇的暴发户都奔驰宝马了,这个从不炫耀张扬财富和身份的人至今竟无一辆自己进出深港的小车,许多时候他随着人流夹杂在臭汗熏天的队伍里一步步向关口移动。顾明均先生这位具有公德心和慈悲心的“资本家”。他以自己的言行赢得了世人对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