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举杯欢庆把酒言欢,在觥筹交错之间,留下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千古名句,也留下了诸多古代名人的趣闻。虽然一提起葡萄酒,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的还是浪漫的法国葡萄酒风情,但是我国作为最早酿制葡萄酒的国家,这些古代文人墨客留下来的葡萄酒趣闻,为我国传统的葡萄酒历史,增添了点点滴滴的斑斓。

葡萄酒有很多比较有趣的故事,而且还是名人的葡萄酒趣闻。
中国古代的葡萄酒诗,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因非常喜爱葡萄酒,而留下了诸多趣闻。
史料记载,魏文帝曹丕尤其喜欢喝葡萄酒,他还把自己对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告之于群臣。魏文帝在《诏群医》中写道:“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有了魏文帝的提倡和身体力行,葡萄酒在后来的晋朝及南北朝时期,成为王公大臣、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
作为一名地道食客的苏东坡认为,精美的菜肴、优美的乐曲、仙女的舞姿,只有以葡萄美酒相配,才是真正的人生享受,因此他在《老饕赋》中写道: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蒲萄。”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据《太平御览》记载,公元640年,唐太宗从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很好,味道也很好,并兼有清酒与红酒的风味,自己觉得满意,用来赐与群医。
从酒中仙李白的酒中作诗,再到王翰把葡萄酒视作边塞的情人慰籍边塞将士的苦寒。从宋代苏轼文中的琼浆玉液,到明朝李时珍笔下的养颜瑰宝。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将军帝王,在穿越千年的历史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这些葡萄酒趣闻,让酒文化至今仍然历久弥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