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代人是很熟悉酒的,对于喝酒也是蛮喜欢,蛮钟爱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大家是叫酒的吗?酒有没有什么别的名字呢?生活中,我们喝酒就喝酒,绝对不会想这么多,或者去了解酒的文化。其实,多点了解还是好的。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酒有什么别名呢?

天禄
苏轼在《桂酒颂》中写道“东坡先生曰:酒,天禄也。其成坏美恶,世以兆主人之吉凶,吾得此,岂非天哉!”
天禄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瑞兽,谓能拔除不祥,永绥百禄,故称为天禄;
平原督邮
魏晋时期,桓温手下的一个主簿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因为青州有个齐郡,齐与脐同音,好酒力一直达到脐部。
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邮”,因为平原郡有个鬲县,鬲与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达胸腹之间。
香蚁
韦庄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这的香蚁指的就是酒。意思为“酒味芳香,浮糟如蚁。”
黄封
苏轼 《岐亭》诗之三:“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
宋代的官方酿酒,会用黄纸封口,故用黄封代指酒。
茅柴
赵翼 《陔馀丛考·茅柴酒》:“酒之劣者,俗谓之茅柴酒。”
茅柴酒是对酒的贬义词,意指劣质酒
般若汤
窦革 《酒谱·异域酒》:“ 天竺国 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廋辞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
般若汤是少林寺和尚称呼酒的隐语,因为和尚不能饮酒,但又想偷着喝酒,又求个心安理得,在佛祖面前瞒天过海,就给酒取了般若汤这个名字。
曲道士
陆游 《烹茶》:“麴生可论交,正自畏中圣。
曲道士是酒的戏称。亦称“ 麴道士 ”
《开天传信记》载:“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数十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人傲睨直入,自称 曲秀才 ,抗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旋转。 法善 以为是妖魅,俟其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醲酝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坐客醉而揖其瓶曰:‘麴生风味,不可忘也。”
钓诗钩、扫愁帚
苏轼《洞庭春色》:“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苏轼认为酒不但能够为人扫忧解愁,还能给人带来诗兴,因此用钓诗钩、扫愁帚代指酒。
椒浆
王维《椒园》诗:“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 。”
椒浆,是汉语词汇,出自《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解释为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古代多用以祭神。
看完本文,你知道古代的人有多少酒的名称了吗?酒的文化多种多样,酒也是个好东西,当你和朋友聚会,来一杯酒,增进友谊,又能活跃气氛。但是,我们还是不能贪杯,要适可而止。喜欢喝酒的朋友,不妨多学习一下酒,健康饮酒,不要浪费每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