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的料理,就不得说起它的分类,每种日本料理都是特别的,都有专属它的特点,在日本,其中怀石料理最负盛名,也是最美味的,你吃过都会赞不绝口,那么到底什么是怀石料理呢?你是不是不太了解呢?没关系的,下面就让我带你去认识这一份特别的料理吧。你会喜欢上它的。

日本料理主要分为三类:怀石料理、会席料理、本膳料理。其中怀石料理最负盛名。
怀石料理的诞生,最初是起源于日本茶道的茶席上,为了给客人“垫垫底”,防止“醉茶”而提供的小料理。“怀石”这个名称其实是来自于中国的老子所著《道德经》第70章中“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一句。
什么是怀石料理?怀石料理,最早是从日本京都的寺庙中传出来,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规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简单清淡,但却有些饥饿难耐,于是想到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以抵挡些许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怀石料理重要特点之一是“有什么烹饪什么”,即每个季节时令的食材,绝不刻意装饰,一定要做到充分利用原味。极端讲究烹饪及摆放的精致度、食材的新鲜度、季节感和盛装食物的器皿,代表了真心待客之心。 怀石料理讲究餐具精致 怀石料理只限于一年四季应季的食材而做出菜单,重视季节感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食材的色泽、香味和味道。哪怕是一条切下来的碎片,绝不浪费。适当地烫或冷却盛装的器皿,让客人热菜可以趁热吃,凉菜可以趁凉吃。非常重视这样的体贴关怀的提供方式,也非常珍惜菜上到客人那里之前的时间。做菜单时,注重尽量安排山珍和海味的排列,面对鱼刺较多的鱼也会剔得极为仔细。考虑用餐的方便,同时用的器皿之间的搭配问题,适当地对食材进行改刀。
而怀石料理的三大原则就是:选用季节性食材、体现食材的本味以及细致的款待。随着日本茶道逐渐向贵族阶层的渗透,怀石料理的形式也慢慢变得高级且丰富起来,从小料理变成了“一汤三菜”:一道日式汤,一道刺身,一道煮菜,一道炸菜或烤菜。怀石料理是极端讲求精致的,无论餐具还是食物的摆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份量却很少)而被一些人视为艺术品,高档怀石料理也耗费不菲。主要盛装食物的器具有陶器、瓷器、漆器等。
所以,与其说怀石料理,是用来“吃”的,不如说是用来体会的。一边欣赏日式的环境、餐具、料理带来的美,一边享用食物本身的美味。加之怀石料理注重新鲜,其每一道菜都是在客人点餐后,才开始现制作的,更加体现了其料理的新鲜度和口感。因此,客人在等餐时需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勿以烦躁之心进食而败坏了怀石料理的神思之境。由此得来“净心料理”之美谓。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说去日本旅游一定要吃一次“怀石料理”的理由吧。
说到怀石料理不得不提在日语中与它读音完全一样的会席(Kaiseki)料理。实际上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日本料理形式。会席料理是指宴会料理,虽然和怀石料理一样是一汁三菜作为基础,但与怀石料理不同的是饭和汤都是在最后提供。如果说怀石料理主要是为了品茶而吃,那么会席料理主要是为了喝酒。二者一静一动,正类似“茶”与“酒”的品格。
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怀石料理受众有限,现如今的怀石料理基本上不提供茶席,在菜品上也进行了创意,延续原味烹调的精神,却打破了过于讲究的传统怀石作风,首先在出菜顺序上,传统怀石必有的七点前菜(七种繁复做工的小菜)、碗盛(带有汤汁的手工料理)、生鱼片、扬物(炸的)、煮物、烧物及食事(饭或汤),过去一定得照顺序上菜,新派怀石料理则谨守先冷菜再热菜的顺序,不坚持何种料理先出菜,让师傅更能灵活调配菜色。再来就是烹调上,也跳脱传统日式调味,加入欧式料理风格,呈现欧日结合的创意怀石新潮流。而专门为了茶道享用的传统怀石料理我们称它叫“茶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