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自古以来,酒都是扮演着风花雪月般的角色,在中国的酒文化里,它总是与风月密切联系,中国以酒为礼,以酒结缘,换句话说,就在风月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它不是绝对的,它是相对的。

真正的风月场上的高手,善于捕捉机会,善于撩动情绪,将一切局势扭转成为我所好。“情动意现”在别人看来,或许羞于启齿……他却张弛有道,恰如其分;他享受过程,不为结果殚精竭虑;他了解生命真谛,超脱于世俗的价值判断;他洒脱不羁,给心爱之人以极大的快慰和照料,也懂得体面的抽身退出。
倘若有这样敢爱敢恨的人,多半存在于影视剧作中,现实往往会呈现另一幅样子:浪荡不羁的约翰尼德普,在婚姻的围城中兜兜转转;纯净美丽的奥黛丽赫本,几番深受情伤;至死不渝真心相爱的费雯丽和劳伦斯·奥利弗,搞到精神分裂、分道扬镳……
如果世上的人,和美酒一样,在人初见、深交、暗离别的状态中,始终故我,深谙风月的无常,便不会再有那么多无谓的痴情,和囿于其中的孤独落寞。
酒,才是这风月场上真正的高手。你高兴愿执起它,它便能馈你以热烈、自由、放浪形骸。
如若你不管它,任它在阴暗的角落暗自悲切,它也不会自暴自弃,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加澄清厚重、醇香怡人,等待有缘人在开瓶时分,来一场涤荡灵魂的洗礼。
哪一对痴情人不曾妄想分不开、走不散,年华不老,时光不褪?
然而,诱惑太多,生活太累,远方太远。
闲中风月酒边诗。
情爱,始终像是解决了温饱后的一道陪衬,一个成人礼的固有程序。人会就地取材、心猿意马,酒却如如不动。它骨子里的热烈、或醇厚、或淡雅,要留给懂它的人来欣赏。任何时候开启,它都可以完满的展现当下的魅力,你爱了它,它便令你快乐;你恨它,它也不会就此沦落。
酒是人性中欲望的载体,爱到极致,犹如酒醉;痛到极致,它默然相伴,让你能够暂时忘却,逃避痛苦。它勘破了人性的脆弱,让虚有其表的露出破绽,它像看着爱情风月起落的看客,但最终却不自觉地勾起醉酒人对自己内心的关照。
这世上,没有谁比酒更清楚风月的魅惑、风月的危险,和风月的冷酷无情。它就这么冷冷的看着,随着一口口的吞咽,在体内凝结成一股浩瀚的能量,给予你向前的勇气和重燃激情的希望。
只有人,会贪恋风月无边引人入胜的悬念;会耽溺于风月善变荆棘丛生的恩典。
但是酒,却能跳出这轮回,看透这虚妄,它清清浅浅的牵起你,一生默默无闻的陪伴你,所有的风花雪月,也抵不过这一世的相随吧。
因此,酒可以是风月场的高手,但是评判的标准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地点等,应该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我们在评判一件事物的时候,要依据现实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酒确实是风月场上的高手,它就像一个媒介,联系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