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 葡萄酒知识 > 正文

葡萄酒有哪些保健效果

2019-03-27 10:08:50 来源: 葡萄酒网
摘要

葡萄酒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它的保健效果了,很多人都听过葡萄酒的保健效果,但却一直不了解它到底有哪些的保健效果,也想要进一步的了解关于葡萄酒保健效果,下面可以来看看本文介绍的内容。

来源

葡萄酒网

投稿

我要投稿

  葡萄酒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它的保健效果了,很多人都听过葡萄的保健效果,但却一直不了解它到底有哪些的保健效果,也想要进一步的了解关于葡萄酒保健效果,下面可以来看看本文介绍的内容。

葡萄酒有哪些保健效果

  1、葡萄酒与心脑血管

  目前,已明确葡萄来源的原花色素以及白藜芦醇化合物具有非常突出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包括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脏或者脑血管,调节脂质以及质蛋白代谢,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功能。

  2、葡萄酒与动脉硬化

  许多学者把“法国悖论”归于葡萄酒的摄食。

  例如,在丹麦对2800多人进行一项为期12年的前瞻性调查,结果确证了葡萄酒的这种保护效果。那些每天饮3~5杯葡萄酒的人类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相对于不饮葡萄酒的人群要低49%。但是,到底是哪种葡萄酒来源的化合物起作用,还是它们的协同作用呢?

  加福尼亚大学Davis分校Frankel博士从红葡萄酒中分离出多酚化合物(即脱醇浓缩物),对人LDL的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E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红葡萄酒多酚预防LDL氧化的能力比维生素E要高2倍左右。现已公认LDL中胆固醇的氧化是最初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从而抑制了LDL的氧化,也就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效果。葡萄酒或葡萄来源的多酚化合物除了抑制LDL的氧化之外,还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从而减少血栓症的危险作用。

  日本国立健康和营养研究所的左藤教授等于1994年进行了一项临床实验,人群连续每周摄食500ml的红葡萄酒后,结果显示,饮红葡萄酒人群的LDL被氧化与对照组相对延长,而且前者的血液中LDL更耐受氧化的攻击。

  另外,1999年,东京大学饭岛等发现红葡萄多酚化合物具有抑制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

  动脉硬化的最初原因是LDL的氧化,而动脉硬化的发现却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进入动脉硬化部分相关。可见,葡萄酒多酚在预防动脉硬化症的同时还具有防止动脉硬化症发展的功效。

  3、葡萄多酚(原花色素类)与心脏保护

  2001年,Sato等研究表明原花色素可作为体内一种抗氧化剂,对心脏保护有一定效果。重要通过抑制局部缺血/多次灌注(R/I)诱导的促凋亡基因的激活,从而降低了心肌细胞的凋亡。

  4、白藜芦醇类与心脏血管疾病

  白藜芦醇是红葡萄酒多酚物质的有效成分,各项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血小板凝集、调节脂类代谢、松弛血管以及保护心脏和脑等功能。

  (1)心脏和脑保护效果

  1999年,Ray等研究显示10mol/L的白藜芦醇具有明显的心脏保护效果。

  证据有以下三点:

  a与对照组相比,局部缺血后心空的功能明显改善;

  b白藜芦醇处理当中,丙醛的形成明显下降(特别在灌注的初期),这意味着在I/R损伤相关的氧化压力减少;

  c与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组的梗死尺寸大小显著减少。

  但是在2000年Hung等的研究显示,白藜芦醇对局部缺血诱导的心律失常以及死亡率没有影响,而对I/R诱导的心律失常以及死亡率却观察到一种惊人的保护效果。

  2001年,Huang等在Lony-Evans鼠中也显示白藜芦醇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脑缺血引起的梗死尺寸大小,在最低有效浓度为10μg/kg。

  (2)调血脂

  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从而降低了动脉硬化指数(总胆固醇/HDL胆固醇)。

  (3)抗血小板凝聚

  血小板的凝聚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血栓素(TxA2)和前列腺环素(PGl2)密切相关。TxA2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收缩血管物质和最强的血小板聚集剂之一。PGl2则是最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之一。白藜芦醇浓度为10-3mol/L时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凝聚。

  在采用血浆来评价白藜芦醇抗血小板凝聚的试验中,质量浓度为3.6μg/L的反式白藜芦醇能使由胶原引起的血小板凝聚降低了50.3%。含有3.6mg/L多酚类物质和1.2μg/L的白藜芦醇的红葡萄酒,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达42%,当1.2μg/L反式白藜芦醇被加到同样的葡萄酒中,抑制率增加到78%。

  反式白黎芦醇和槲皮酮还能抑制由凝血酶或者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并且白藜芦醇能抑制TxB2和HHT的合成,以及在较小的程度上抑制12HETE的合成。

  葡萄酒和葡萄汁的对比试验表明,葡萄酒和富含白藜芦醇的果汁增加了血小板对凝血酶引起的凝聚的抵抗性,并降低了TxB2的浓度。白黎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血小板凝聚中的活性也有报道,胶原作为诱导物时具有最高的活性。

  (4)血管松弛效果

  2000年,Li等研究了白藜芦醇对脐静脉来源的内表皮细胞的Ca2+激发的K+离子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明显地增加有Ca2+激发的K+离子电流,而且与浓度相关。Kca通道的增加会相继地激活内表面的NO合成酶,进而释放出NO,从而起到对血管内表皮的松弛效果。

  5、葡萄酒与癌症(或肿瘤)

  酒对螺旋杆菌的作用

  据说,在欧美饮红葡萄酒的人少患胃癌。同时,胃溃疡和胃炎的原因之一的幽门螺旋菌的感染已为人们所广泛了解,而从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变的情况已有大量报道。

  199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富杰尔逊和莫莱尔于报告,红葡萄酒在15min内可抑制螺旋菌的增殖。他们认为,多饮葡萄酒的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之所以很少得胃癌,这就是红葡萄酒抑杀螺旋菌的作用。

  酒中的白藜芦醇和槲皮酮的抗癌效果

  (1)白藜芦醇的抗癌效果

  ①抑制环状氧合酶(COX)和蛋白激酶的活性

  已明确环状氧合酶(cy-clooxygenuse)在肿瘤以及发炎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催化花生四烯酸形成前列腺素类化合物,后者能通过细胞增殖,血管增生以及免疫抑制等方式刺激肿瘤的生长。据研究,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环状氧合酶的活性。

  而且2001年,Atten等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抑制蛋白质激酶(PKC)的活性,而PKC在控制细胞的生长和调控的信息传导过程中是一个关键因素,并且它与肿瘤的发生有关。PKC的激活以及合成酶的DNA的激活在癌症的启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分化白藜芦醇

  2001年,Park等报道白藜芦醇可诱导组织细胞淋巴癌U397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而且阻止了它的S阶段即(G2/M转化)。在低浓度(30~60μmol/L)就可诱导U397细胞中s阶段的阻止,若从培养基中除去白藜芦醇U397细胞会重新进入细胞循环。

  由此可见,这种阻止是一种可逆的细胞循环。被阻止的细胞会相继地发生细胞凋亡,对正常细胞却几乎没有影响。

  ③白藜芦醇与乳腺癌

  白藜芦醇作为一类植物激素,相应地会显出一定的雌激素性。

  Bhat和Pezzutto(2001)显示白藜芦醇对子宫内膜可能显出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

  Basly等(2000)详细检讨了白藜芦醇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VLN的雌激素/抗雌激素效果。

  结果显示,在中等浓度(10~25μmol/L)下,其可作为一种很强的雌激素促进剂。可见白藜芦醇能够起到调节内激素分泌失调,进而起到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2)槲皮酮的抗癌效果

  Yukiko等研究了黄酮衍生物对埃-巴二氏病毒早期抗原激活的抑制作用。在试验的化合物中槲皮酮五烯丙基醚对小鼠皮肤癌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槲皮酮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抗诱变因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能使致癌物的毒性降低或消失,对癌症发展的三个阶段具有抑制作用。它还能通过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癌症的发展。

  浓度为9mg/ml的槲皮酮,能将由亚硝基二乙胺诱导的小鼠肺癌的发生率从76.4%降低到44.4%,它主要在癌变的初始阶段起作用。

  试验表明,槲皮酮能明显的抑制人体肝微粒体中雌酮硫酸酯酶的活性,从而降低雌酮硫酸酯的浓度,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Hazel等的研究也表明,槲皮酮能降低乳腺癌细胞MCF7中蛋白含量,抑制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现在已经发现,在结肠癌、胃癌以及白血病细胞中,槲皮酮能抑制细胞周期在G1/S的转变,并且阻止乳腺癌和喉癌细胞G2/M的转变。

  Fabice等人研究了黄酮类物质对人体黑色素瘤细胞OCM-1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发现一些黄酮类物质能有效的抑制OCM-1人体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并发现在碳环c的第4位上有氧代功能(oxofunction)以及C2-C3之间是双键连接的类黄酮化合物具有最大的抗增殖活性。

  6、葡萄酒与炎症

  炎症过程与免疫过激素相关,因为对于一些噬菌细胞(phagocytes)来说,活性氧(ROS)的释出有利于保护宿主机体的防御,但是后者也会引起组织损伤,进而引起炎症或者启动了肿瘤。

  炎症还与花生四烯酸相关,后者会经环状氧合酶(COX)的作用生产大量能够引起炎症的产物。

  另外,炎症的发病还涉及诸多细胞信号途径,而磷酸酶在此途径中起着主要作用。

  由上叙述可知,如果一些物质能起到消除ROS、抑制COX或者磷酸酶的活性,就可起到预防炎症的效果。

  在2000年Marinez和Moreno研究显示,白藜芦醇不仅抑制了鼠膜巨噬细胞中由脂多糖(LPS)和佛波醇酯(PMA)诱导的ROS(如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等)的产生,也显著地降低了花生四烯酸的释出。而且白藜芦醇明显阻碍了环状氧合酶-2(COX-2)的诱导作用。

  由此可见,白藜芦醇明显地抑制了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而PG是引起炎症的主要物质。

  此外,TouUrbizo(2001)研究还显示白藜芦醇抑制磷酸酶D(PLD)的活性。

  由以上结果可知,葡萄酒中的原花色素类和白藜芦醇化合物可通过不同机制,包括抑制痴呆症、Alzheimer氏症ROS的产生、抑制COX、抑制磷酸酶等,显示出抗炎症的效果。

  7、葡萄酒与神经疾病

  1999年,意大利米兰大学的Bertelli等在英国世界权威科学杂志《NewScience》上发文称:

  “坚持每日饮用一杯半葡萄酒,可起到恢复记忆力,而且痴呆症、Alzheimer氏症、潘拉金森氏等神经细胞都会有所改善。”

  1997年,法国波尔多大学中央医院的Orgogozo等也报道了红葡萄酒对痴呆症、Alzheimer氏症的效果。

  Orgogozo等学者于1997年对Gironde和Dordogne地区年龄65以上的3777名人群进行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考察了饮酒量与死亡率、痴呆症、Alzheimer氏症的风险率的相互关系。

  由结果可知,每日饮用3~4杯(375~500m1)葡萄酒的人群中,痴呆症的发病风险率约为非饮酒人群的1/5,Alzheimer氏症的风险率为1/4,而死亡率约下降30%。

  由此可知,适量饮用葡萄酒(1~3杯,100~300m1),不仅对心脏疾病有益,而且对脑神经也有一定好处。

  3葡萄酒助消化作用

  葡萄酒有哪些保健效果?当然并不是说喝了葡萄酒之后就一定能够享受这些保健效果,葡萄酒喝多了同样是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的,建议人们在喝葡萄酒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不要盲目去喝酒。


【免责声明】

葡萄酒网发布的信息、文章等,如发现有涉嫌侵权问题,请联系hr@putaojiu.com,我们将尽快处理。
  • 热门
  • 红葡萄酒
  • 白葡萄酒
  • 起泡酒
  • 法国
  • 意大利
  • 澳大利亚
  • 西班牙
  • 智利
  • 罗马尼亚
  • 热门
  • 新闻
  • 商情
  • 产业
  • 营销
  • 知识

排行榜

  • 关注度
  • 咨询量

新品上架

葡萄酒商讯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