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葡萄酒应有论理性呢?什么样的葡萄酒才可以算得上是好酒,其实这个都是有待商议的。大部分人都认为葡萄酒的香气颜色,基本上可以断定一瓶酒的好坏,但此时仅仅靠这两方面来判断的话,是不足以判断葡萄酒的品质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葡萄酒应该具有的伦理性。

真正的葡萄酒不能等价于一般的饮料,葡萄酒也应该是具有伦理性。近些年来在葡萄酒的世界里,也许是因为受到美国某位著名葡萄酒评论家的影响,全世界众多酒庄酒厂为了迎合他的口感不约而同的生产着同样风格品味的葡萄酒,以求得到利益上的最高回报。甚至影响到了法国,波尔多再也不“波尔多”了,我们甚至在Sainte-EmilionGrandCru中可以尝到典型新世界的味道,这些新型高科技的葡萄酒使我们昏了头脑,不知所云,一款完全失去了“土壤”特性的葡萄酒还算是真正的葡萄酒吗?更加可怕的是,这些过多人工参与,经过高度人工设计出来的葡萄酒的价格让人咋舌,往往超过了当地特级酒庄的价格数倍,当然这些都是由那些是附庸风雅的消费者来买单。
一个新兴的仅有几年历史的酒庄远远的将哪些有着几个世纪文化传统的酒庄抛在身后,这个正常吗?于是在利益面前,一时间一款款通过种种外力来达到浓重浓郁性格的葡萄酒充斥了全世界的葡萄酒市场。说实话,我们为什么要去酿造一款过度成熟,过度浓郁,酵母与酶的过度修饰的葡萄酒呢?频繁的扭曲的反渗透浓缩法,大量运用百分百新橡木桶只是为了增加带有机械的香草、西番莲与烟熏的味道。而对于消费者购买一款没有灵魂,没有美德的葡萄酒有什么意义呢?问题的根源是我们以什么态度来酿造红酒,在这个世界上可分两大类不同的酿造者。
一类是把葡萄酒作为艺术品去创造的,一类是把葡萄酒作为工业化产品以商业目的而生产的。法国人经过上千年的思考,终于明白了缔造葡萄酒的真谛:土壤、传统与人的天赋。成功的酿造者从来不会把葡萄酒当做商品来酿,更不可能去迎合时尚。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他们固有的一颗高雅的心,尊重自然法则。真正的葡萄酒是应与年份融为一体的,当你喝到1961年PAUILLAC的一款酒时,它带你回到了那个年代,使你能感受到当时葡萄收获时欢愉的气氛。而不是你喝到了一款在世界各地,运用一些技术都可以调配制造出来的酒。
其实真正的葡萄酒,并不能等价于一般的饮料,因为葡萄酒跟一般的饮料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讲,葡萄酒更具有养生的作用,因此葡萄酒是应该具有伦理性的,如果朋友们对于以上的说法有其他的看法的话,不妨跟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