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每次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会不会先做一些攻略呢?譬如:去一些影评网站看看电影的评分或者别人观影后的评价。小编我每次看到手机微信上有公众号推美食介绍,我都会某些软件看看这家店的美食是不是真如介绍说是的那么好,评分那么高。说到评分不知道大家品鉴葡萄酒之间会不会先看看它的评分呢?
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帕克评分不会陌生。帕克评分越高的葡萄酒越会受到人们的追捧。那些评分较高的葡萄酒真的一定比评分低的葡萄酒品质差吗?葡萄酒的评分真的能如实地反映出葡萄酒的品质吗?下面小编将为您揭晓葡萄酒各种评分背后的秘密。
在科技时代,我们习惯了用数字说话。比如,在购买酸奶时,我们会看它的热量值是多少,在买车时,我们会将它的功率值作为参考。同样在葡萄酒市场上,我们也倾向根据每款酒的评分,来判断它的品质,因为我们认为数字比 “品质好”这样的定性地描述更有说服力。
其实,相关专家表示,葡萄酒的相关评分并不能完全反映葡萄酒的品质。为什么呢?
1、分数并不能衡量一切东西。当被问及“葡萄酒的评分是用来衡量什么的?”“葡萄酒的品质”这样的答案会脱口而出。但是品质与长度及声压不一样,它没有像米、分贝或秒这样的单位。品质是对葡萄酒各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会涉及到各要素的和谐度及复杂度。而这些单个要素本身也没有单位,它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因此,葡萄酒的品质是无法用数字精确地衡量的。
2、葡萄酒评分是主观和武断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评分是任意的。设想有两个酒评家要对一千款酒做出评价的场景。假设这两个酒评家的评分标准是一样的:他们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酒款是一样的。那么他们对这一千款酒的评价应该是一样的,但他们给的分数却非常不同。A可能给他最喜欢的葡萄酒打19分,而B则可能给最喜欢的酒打18分。因此,葡萄酒的评分是主观和武断的,它与个人的信仰及当时的环境、心情有关。
3、每个人打的90分所代表的含义不同。不同的酒评家所给出的同样分数并不代表同样的含义。一款“品质一般”的葡萄酒,他们可能会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以该分数为中心,向品质轴的两端增加和减少。比如汤姆•斯蒂文森(Tom Stevenson)原则上是不会给任何一款酒评100分的,詹姆士•韩礼德(James Halliday)评的分也很少超过97分;然而,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给出的100分却比99分多;但对于杰西斯(Jancis)而言,她认为可获得20分的酒是存在的,但远比19.5的酒少。
4、一个单独的评分并不包含任何信息。如果不了解酒评家是按什么标准对品质进行打分,我们无法根据一个单独的分数来断定一款葡萄酒的品质到底如何。同一个酒评家的两个分数放在一起,也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哪款酒在酒评家眼里更好。不同酒评家的分数是不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因为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
5、普通的数学方法对葡萄酒的评分并不适用。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需要对一款酒做出“整体”评价时,参与评分的酒评家所给出的分数会被综合起来,然后取平均值。其实按照这种普通的数学方法得出的分数并不合理,它并不能代表葡萄酒真正的品质,因为每个人的评分标准和风格都不一样,如上文中提到的汤姆•斯蒂文森和罗伯特•帕克。
6、精确的葡萄酒分数并不存在。酒评家在给葡萄酒评分时,常会将分数分得很细,以表精确。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一款葡萄酒的评分是16分,第二款是16.5分,而第三款的品质在前面两款之前,因此它很可能获得16.25分。但人不可能和机器一样精准,这些酒评家怎么样才能确保今天他们评出的16分的酒与上周他们打15.5分的酒品质不一样呢? 实际上,将分数分得越细,打出的分可能越不精确。
7、语言比数字更直接。分数本身有许多局限性,它需要借助语言来赋予它更多的意思。品质的描述语(如好、差和极好等)可以很好地体现一款酒的品质。这些词语本身比“17分”含义更广,并且在传达信息方面,它比分数更直接。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一些杂志或者评价葡萄酒的一些书籍呢?小编我会不定时的去图书馆借一些相关书籍来看看,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呢?小编上述说的葡萄酒评分背后的真相不知道你们了不了解了呢?每种葡萄酒在每个人嘴里都是不一样的感觉,也成就了它的评分也不一样,不知道你们觉得评分是不是件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