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葡萄酒咋全世界都很出名,虽然已经不是全球第一生产国,但是作为葡萄酒旧世界的代表性国家,它们的酿造理念仍然是“让自然来酿酒”,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理念的呢?又是如何看待法国葡萄酒呢?

虽然世界各国都可以出品上佳的葡萄酒,但是传统葡萄酒生产大国和新兴葡萄酒生产国在酿造理念上存在很大不同。葡萄酒按照生产国分为新世界和旧世界两大体系,地中海北岸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是主要的旧世界生产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智利,被誉为葡萄酒的新世界国家。二者不只是地理位置的不同,其酿造葡萄酒的理念,存在根本差别。
在欧洲尤其是法国,人们认为葡萄酒是上帝的礼物,人工的痕迹越少,酒越珍贵。一瓶真正的葡萄酒,其风华拜于自然所赐,酿酒师的角色是选择最理想的方式,将葡萄酒装入瓶中。让葡萄树自然生长,让自然去酿造酒的滋味与风华。酒是崇高的,人是卑微的,这就是“自然预防酿制法”的理念。
新世界生产者完全不这样看,他们认为,人是主体,酒是客体,人是本位的,酒要适应人。本着这种理念,尤其是近30年新世界葡萄酒来异军突起,在全球大行其道。旧世界葡萄酒出口在过去15年中,只录得了20%的成长,但是新世界却取得了18倍的增长。为什么新世界在中低端市场上能翻云覆雨,打得旧世界连连败退呢?
新世界生产商则完全迁就消费者,迎合市场需求,改变酒的属性以讨好消费者。例如:
人们喜欢果香风格,新世界有十八般兵器可用。在澳洲,人们大量采用乳酸发酵以造成果香四溢的效果,也可以采用低温发酵,延长发酵期,增加酒内脂类物质含量,增进果香。
又如人们喜欢橡木味,但是橡木桶发酵太浪费时间空间了,也过于昂贵。精明的新世界酒商不会这么笨,他们在酒内添加橡木屑或橡木精,也可以直接加入甘油。
更有甚者,有的新世界国家甚至允许在葡萄成熟度不够,糖分不足的年份,在发酵时加糖。酸度不足时加入酒酸,单宁不足,又加入单宁粉。
决定葡萄酒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是年份。奉行自然至上的旧世界人,对于一切干预自然的行为严格禁止。不同年份的温度雨水日照条件的差异会造成酒的很大差异。例如采摘前降水过多,会使葡萄酒糖分不足,偏淡。法国人讲年份,犹如中国人看生辰八字,完全是靠天吃饭。在不好的年份,会降低产量,甚至完全不生产。
新世界人相信人定胜天,会想尽一切办法减少自然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照不足时,会调整叶面角度,使其接受更多阳光。雨水不足时,加大灌溉。夜间太冷,会使用大型暖风机,并且从不控制产量,尽可能的释放产能。
以上就是有关法国酿酒理念“让自然来酿酒”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在葡萄酒新世界会有更多的办法让葡萄的产量大增,而处在旧世界的国家仍然是以尊重环境、尊重自然的理念去酿造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