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葡萄酒,如果只是胡乱吞下去,肯定是会不能够品尝到葡萄酒的美味,在这时候就需要对于葡萄酒进行品尝。而要品尝到葡萄酒的美味,除了它的味道外,还需要对于葡萄酒酒杯有一定的选择,因为品杯是品好酒基础。

对于广州葡萄酒爱好者来说,拿着一只标准杯游走全场,尝试来自全世界不同风土、不同葡萄品种的美酒早已成为习惯。挑剔者会自己带一只靓杯(大多是CabernetSauvignon赤霞珠杯型),不过用它来喝PinotNoir黑皮诺或者Syrah西拉到底会差多少,也许大部分人都还没有什么概念。
近日,Riedel(醴铎)家族第十代接班人、公司总裁GeorgJ.Riedel亲自主持了一场“奥地利Riedel大师班品杯会”,与本地葡萄酒爱好者与媒体玩了一个漫长的游戏——用CabernetSauvignon、PinotNoir和Syrah三种杯型的葡萄酒杯来轮流品尝这三种葡萄酒,这意味着用每一种杯型来尝试三种红酒,看看分别在哪里。结果是:小伙伴们都震惊了,无一例外地,同一款酒放在不同的杯子里,喝起来简直像是另一款酒。
你才发现,如果酒不好喝,错不一定在酒上,而很可能在杯子上。打个比方:PinotNoir杯型敞开的郁金香杯口让PinotNoir的清新花果香更突出,用来喝Syrah则闻出了咸味,用来喝CabernetSauvignon则让植物味非常突出,而且偏酸,简直失败透了。反过来,如果把CabernetSauvignon倒进PinotNoir杯也是一个完全的错误,闻起来完全感觉不到CabernetSauvignon的饱满圆润,而且令味觉后段苦味变得突出。用错杯子,足以毁掉一瓶好酒。
来自奥地利的RIEDEL拥有250年的历史,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酒杯的历史,则只有40年。史上首位功能性酒杯的发明者CLAUSJ.RIEDEL被誉为“现代酒杯之父”,他以“舌头感受味道的四个不同区域”为核心理念依据,按不同的葡萄酒类型打造出相应的的杯型,以求把不同类型葡萄酒的香气、口感、平衡感和余韵都达成完美的物理传递。
这种舌尖感官的理论基础为: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尖里侧对咸味感知突出,舌的后侧舌根对苦涩味最敏感,酸味则在舌苔两侧。当这个理论运用在杯口设计上时,意味着:有杯唇的杯子能将酒送外舌尖,杯口越窄的杯子形成的酒液较大,酒液会更多接触到舌苔两侧,然后再以分流酒液的方式减少酒精味或酸涩感。把酒引导到最适当的味觉感应区,可以影响感官的节奏,激发味蕾感受的最高境界。
品杯是品好酒基础,在喝葡萄酒的时候该选择什么类型的酒杯,可能根据酒款的不同选择的酒杯也会不一样。如果你想要知道哪些葡萄酒该搭配什么样的酒杯,对于它们想要深入认识下的话,建议你可以来葡萄酒网站了解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