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编一直给大家普及的是怎么去选购适合自己的
葡萄酒、怎么鉴别葡萄
酒的伪劣、教大家怎么去鉴别葡萄酒是否变质等等问题,今天小编我就来跟大家说点不一样的。有人会“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小编我今天要跟大家说的是皮埃蒙特的精华葡萄酒之一,它就是巴巴莱斯科葡萄酒。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巴巴莱斯科葡萄酒被视为内比奥罗(Nebbiolo)的典范,是皮埃蒙特的精华葡萄酒之一。虽然在以前,巴巴莱斯科葡萄酒曾被视为巴罗洛葡萄酒的替身。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巴巴莱斯科葡萄酒了解其相关知识吧。
巴巴莱斯科DOCG
1980年,巴巴莱斯科被评为DOCG葡萄酒。根据DOCG法律规定:巴巴莱斯科葡萄酒全部采用内比奥罗葡萄酿制,这些葡萄大多产自巴巴莱斯科村、内华村(Neive)和特黑索(Treiso)村。巴巴莱斯科葡萄酒在上市前必须陈年2年(至少1年橡木桶陈酿),而能被称为珍藏酒(Riserva)的至少需要陈酿4年以上,酒精度必须达到12.5%以上,不过许多酒的酒精度都接近13.5%。
巴巴莱斯科葡萄酒的特点
品质优异的巴巴莱斯科葡萄酒年轻时单宁厚重,至少可以陈酿10至15年,有的甚至可以陈酿20多年。典型的巴巴莱斯科葡萄酒带有玫瑰、紫罗兰的香气,并伴有樱桃、松露、茴香和甘草的风味。但巴巴莱斯科产区三大村庄的葡萄酒又各具特色。
巴巴莱斯科村:这个产区生产的巴巴莱斯科葡萄酒酒体轻盈,酒裙透明有光泽,结构丰满均衡,香气优雅浓郁。
内华(Neive)村:这个产区生产的巴巴莱斯科葡萄酒以酒体丰满,单宁强劲,结构丰富而闻名。
特黑索(Treiso)村:该产区生产的巴巴莱斯科葡萄酒最为轻盈,并以其酿造工艺而出名。
除此之外,各个时期的巴巴莱斯科葡萄酒也有不同的风格特点。1850s以前:由于天气寒冷,技术还处于低端水准,该产区的内比奥罗葡萄大多被用来酿造甜酒。
1850s至1970s:法国酿酒师路易斯•乌达尔(Louis Oudart)通过引进发酵技术,延迟收成,长时萃取以及在大桶中的无止尽陈年等,酿造出口感结实的干型葡萄酒,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
1970s到现在:此时,现代酿酒派悄然崛起,他们断然将“果味”也视为评断品质的标准之一。随着现代化的酿酒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现代风格的巴巴莱斯科葡萄酒酒香浓郁甜美,果酱般的浓缩风味中又带有树叶般的淡香,有时还带有蘑菇和松露的香气。虽然仍是需要陈放的生硬酒质,但此中所含的单宁却是建构难忘风格的一部分,这些活跃的单宁统和着这些风味,清新活化着人们的味蕾。
巴巴莱斯科葡萄酒VS巴罗洛葡萄酒
作为皮埃蒙特最耀眼的两颗明珠,巴巴莱斯科和巴罗洛总逃脱不了被比较的命运。尽管相距不过10英里,使用同一种葡萄酿制,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坐落于塔纳河(Tanaro)南部,得益于海洋的影响,巴巴莱斯科产区的内比奥罗成熟以及发酵得更早一些,浸皮时间也更短。这些使得巴巴莱斯科葡萄酒中的单宁更柔顺,并没有巴罗洛葡萄酒那么尖涩,无需陈年那么久。由于面积不到巴罗洛产区一半,产量仅有巴罗洛的1/3,巴巴莱斯科葡萄酒风格更加统一,在市场上也更难以买到。不过整体来说,巴巴莱斯科的酿酒水准仍比不上巴罗洛,更别提本地仍然沿袭传统习惯,将更高比例的葡萄出售给地区性大型酒商或酿酒合作社来酿制装瓶,这更是难以保证其酿酒水准。
正所谓:浓缩就是精华。现在会有很多人去曲解这句话,有些自认为比旁人高就会去讽刺别人矮,而矮的人就会以:浓缩就是精华,这样的话去反驳高的人。其实小编我认为“浓缩就是精华”这句话说的正式葡萄酒这样的东西,用上百颗葡萄酿制出来的葡萄酒难道不是取葡萄之精华吗?小编说了这么多,你了解葡萄酒中的精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