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年代越久远的葡萄酒,品质越优良。那么,由此类比,很多人认为在选择葡萄酒的时候,认为度数越高越好。毋庸置疑的是,当他们饮用度数高的葡萄酒时,带来的冲击比度数小的要剧烈很多。但是,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吗?真的是葡萄酒度数越高越好吗?

有的人喜欢高酒精度——一般是14度及以上;有的人则喜欢低酒精度。那么葡萄酒的酒精度到底是高好还是低好呢?
有数据显示,因为温室效应的关系,世界各地的葡萄成熟度越来越高,葡萄酒的酒精度也越来越高,而且几乎同时,一些葡萄酒爱好者的喜好也开始转变,越来越偏好高酒精浓度,口感更浓厚的葡萄酒。但事实上,任何脱离“平衡”而单独强调葡萄酒度数这都是耍流氓。今天带着几个问题我们一起说说关于葡萄酒度数那些事儿
Question 1 : 酒精从何而来?
葡萄酒的发酵是很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化学变化是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即发酵可简单表示为:
葡萄中的糖份+酵母菌→酒精+二氧化碳+热量。
因此葡萄的含糖量高,转化出的酒精度就相应的高,而葡萄本身含糖量低,则转化出的酒精度就低。
Question 2 :影响葡萄酒酒精度高低的因素
葡萄品种、产区气候、年份、酿酒工艺、酿酒师等等都会影响葡萄酒的酒精度。
不同的葡萄品种,自身的含糖量就不一样,酿造出来的葡萄酒酒精度就肯定有所差别。气候炎热的地区葡萄糖分积累比较多,一般而言葡萄酒的酒精度比较高。而不一样的年份就会有不一样的天气状况,也会影响葡萄的成熟过程中的糖分积累,所以同一个酒款不同的年份之间也可能会有不同的酒精度。同时,酿酒工艺中的延迟采摘葡萄、发酵前加糖以及终止发酵等,以及酿酒师自身对葡萄酒风格的选择也会影响到葡萄酒成酒时的酒精度。
Question 3 : 酒精含量如何影响葡萄酒品质?
酒精含量之所以影响葡萄酒的品质,是因为酒精的含量直接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其往往表现为人们舌根和喉咙处的灼热感,灼热感越强烈说明该酒的酒精含量越高。酒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葡萄酒结构的平衡性,酒精度、单宁、酸度、甜度(残糖含量)、果味和其他余味之间的“平衡”,才是其重要的衡量标准。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口味:过高会掩盖葡萄酒的天然芳香,过低则导致葡萄酒口味不足。
影响葡萄酒好坏的因素有很多,酒精的含量不易过高也不易过低,这就像我们的体重一样,太瘦的话会显得不健康,没活力,而太胖的话也会显得不健康,同时影响美观。切不可片面的从某一个方面就判断葡萄酒的好坏,各种成分之间的平衡,才是其重要的衡量标准。